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濒危兽类专题

喜马拉雅斑羚 Naemorhedus goral

2013年04月08日 09:40
喜马拉雅斑羚 Naemorhedus goral

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 1825)

Himalayan Goral

 

鉴别特征:头体长1000~1200,肩高590,尾长80~150,后足长240~275,颅全长196~214,体重35~42千克。体型大,被毛麻灰到灰褐色具有厚的底绒,其上覆盖着粗的黑色针毛,雄性具有半直立的鬃。在冬季体毛更为蓬松,四肢浅褐色或黄褐色,前肢甚至白色,深色背纹微弱或缺如。喉通常为多变化的白色,腹面灰白。尾的下半段黑色不具丛毛,包括亚种N. hodgsoni。角长12~18厘米

 

分布:在中国仅分布于沿喜马拉雅北侧的边境,从克什米尔延伸到锡金和不丹之间的春丕谷地。

 

生态和习性:在多草的山脊觅食,但隐藏在森林或岩石缝隙中,它们的避难所多在岩石下面。食草类、枝叶和一些果实。雄性通常独居,但有时也成对或小群在一起活动。中午休息,在阴天活动更为频繁。常到小溪中饮水,受惊时发出嘶嘶喷鼻声。怀孕期6~8个月,每胎1~2仔,幼仔于8月龄时断奶,3年成熟,寿命可达15年。

 

保护现状China RLEN A2cd+3cdChina Key ListIICITESIIUCN RLLR/nt ver2.3 (1994)

 

参考文献Feng et al. (1986)Mead (1989)

  • 物种名

    喜马拉雅斑羚

  • 拉丁名

    Nemorhaedus goral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哺乳纲 Mammalia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牛科

  • 资源编码

    21131111178

  • 描述

    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没有眶下腺,耳朵较长。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较短小,长15~20厘米,最长的记录为23.2厘米。角的基部靠得很近,相距仅有1~2厘米,自额骨长出后向后上方倾斜,角尖向后下方略微弯曲。角尖尖锐、光滑,其余部分具有10多个横棱,数目与年龄相关,横棱之间有浅而细的纵沟,但不割裂横棱。雌兽的角稍细。头部较狭而短,面部较宽,吻鼻部裸露区域较大,向后延伸到鼻孔以后。没有鬣毛,但从头部沿脊背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喉部有白色或黄色的浅喉斑。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有蹄腺。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体毛厚密、松软且蓬松,通常呈灰褐色,但针毛的毛尖为黑褐色,远观时似有若隐若现的麻点,所以也有“麻羊”之称。尾巴短,鼠蹊部污白、棕白色。鼠鼷部有2对乳头,但没有鼠鼷腺。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