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Mammalia
纲:哺乳纲
order:Carnivora
目:食肉目
科名:CANIDAE
中文科名:犬科
属名:Nyctereutes
种名:procyonoides
中名:貉
描述:外形:似狐,体形较小。体肥壮,肢短,吻尖,头部两颊具侧生长毛。尾短。周身及尾部覆毛长而蓬松,尤以冬毛为著,其长可达8厘米左右,底绒非常丰足。趾行性,以趾着地。前足五趾,第一趾较短而位置较高,故不着地;后足具四趾,缺第一趾。前后足均具发达的趾垫及趾间垫。爪粗短,与犬科各属一样,不能伸缩。毛色:通体被毛底色茧黄,黄褐或赭褐,毛尖多为黑色。底绒驼色。两颊连同眼周的毛黑褐色,形成大形斑纹,向下经由喉部,前胸而联至前肢,或稍转棕褐色。吻部、眼上、腮部、颈侧至躯体背面与侧面均为浅黄褐色或杏黄色,沿背脊一带针毛多具黑色毛尖,多少程度不等,均可形成一条界限模糊的黑色纵纹,往后迳通向尾的背面,尾末端黑色加重。背毛毛基均呈棕色或驼色,深浅颇有差异,既与分布有关、亦多个体变异。有些个体色调偏黄,黑色背纹不显。分布西南山地者乌灰色调趋重,因黑色毛尖较多所致。体侧毛色较浅。腹毛不具黑色毛尖。四肢下部黑褐。头骨:大小与狐接近,显然小于豺、狼。颅形狭长,具扩张的颧弓。自吻部至额部颅形逐渐升高,呈一斜坡。吻部仅稍长于狼,豺属。由吻端前缘至眶下孔后缘间之距离大于左右颊齿列间之最大跨度。在狼与豺属中,颊齿列之最大跨度分别等于和大于眶下孔至吻端的距离。鼻骨狭长,其后端达到上颌骨眼眶支末端的同一水平线。沿左右鼻骨间之接缝处较现低凹。前颌骨的后支与额骨前端不相接触,而为鼻骨与上颌骨的骨缝所隔。额骨中央无显著凹陷;眶后突较钝,与颧骨的眶突遥相对峙。成年兽具发育良好的矢状脊,其前端在顶骨与额骨接缝处分叉,向两侧延伸到眶后突的后缘。人字脊发育很好,在头骨的腹面,硬腭部显著延长,其后缘远至颊齿列之后,而在狐属则终止于颊齿列末端水平线之前。听泡较大,鼓凸成卵圆形。听泡间基枕骨之宽度小于翼间窝之宽。副枕突之高度接近听泡之高度,其形侧扁。下颌骨之底缘甚为平直。角突之外侧缘隆起成圆弧形脊状突。下颌骨底缘之后端在角突之下前方形成一钝圆形的亚角突。(头骨图5,貉)齿式: (3·1·4·2)/(3·1·4·3)=42。有时上颌之一侧多一枚第三上臼齿,为个体变异。上颌门齿呈浅弧形排列,第一对具三齿峰,第二对具二齿峰,第三对为单齿峰。犬齿狭长而尖。上颌前臼齿形状侧扁,齿冠依次而大,前3枚均为单齿峰,第四枚(裂齿)外侧具强大的齿峰(原尖)和后齿峰(中附尖),前内叶尚有一小齿尖。第一上臼齿宽而短,外侧为发达的前尖和后尖,内侧为较小的原尖与次尖,最内侧基部尚有一相当突出的跟座。第二上臼齿的结构与前者相似。下颌门齿3对均相靠拢,前3对前臼齿为单齿峰,第四对主峰之后尚有一小附尖。第一下臼齿为裂齿,前部具发达的下原尖,下前尖与下后尖、后部跟座有低小的下次尖与下内尖。第二下臼齿齿冠近长方形,具前后两对齿突。第三下臼齿齿冠特小,近乎圆形。量衡度:见亚种记述。
国内分布: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境内分布包括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穆棱、海林、牡丹江宁古塔、兴凯湖、伊春、宝清、密山、虎林、林口,吉林省敦化、延吉、辉南、靖宇、辑安、安图,辽宁新金、旅大、抚松,北京,河北兴隆,河南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内蒙古正蓝旗,山西临县,陕西榆林、延安、绥德,安徽长江下游、皖南山地,浙江桐芦,福建福清,江苏,广东连县、阳山、连平、广州,广西宁明,靖西、上思、邕宁,湖南岳阳,江西,云南丽江,四川南充、万县、宜兴(分布图2,貉)。;
资料来源:高耀亭等, 1987. 中国动物志 兽纲第八卷 食肉目. 北京: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Nyctereutes_procyonoides.pdf作者:高耀亭等
年代:1987
专著名称(题名、期刊名):中国动物志 兽纲 食肉目
卷期:第八卷
页: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