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濒危兽类专题

梅花鹿 Cervus nippon

2013年04月08日 02:05
梅花鹿 Sika Deer

Cervus nippon Temminck, 1838

Sika Deer

 

鉴别特征:头体长105~170厘米,肩高64~110厘米,尾长80~180,颅全长260~290,体重40~150千克。体型略小而优美的鹿。皮毛富于红色,沿脊背在体侧有数行不规整的白色斑点,下颌白色,尾侧和尾下均为白色。有一条深褐色线从背部到尾的上面变宽形成深色斑纹,尾中央为红褐色。冬季毛厚核桃褐色,白斑较不明显。雄鹿角通常只分三到四叉。鼻骨很长其后缘与眼眶的前缘几乎在同一线上,上犬齿小。地理变异包括山西亚种grassianus 体较高,体色深,后脚外侧有黑色边缘的白斑;东北亚种hortulorum 体较高,颈部无白斑,在冬季身上的白斑明显;东南亚种kopschi 深色背线和颈部白斑不明显;河北亚种mandarinus体较hortulorum小,但体色较深褐,有颈部白斑和深色背纹;台湾亚种taiouanus 体型较矮,颈部具红色调,冬季白斑不明显。

 

分布:广布于中国东部,延伸到西伯利亚东部、日本、琉球、朝鲜。以前还分布于越南北部,引进到欧洲、美国和新西兰。中国有6个亚种:(1C. n. grassianus (Heude, 1884);山西。(2C. n. hortulorum Swinhoe, 1864;中国东北。(3C. n. kopschi Swinhoe, 1873 中国东南,长江以南。(4C. n. mandarinus Milne-Edwards, 1871;河北、北京。(5C. n. sichuanicus Guo, Chen and Wang, 1987;四川、甘肃西南、青海东部。(6C. n. taiouanus Blyth, 1860;台湾。

 

生态和习性:喜栖于林下植物茂密的树林中,但到开旷草地觅食,吃草、树叶甚至果实。晨昏活动但有时白天和夜晚都有活动,单独或成小群觅食。成体寿命可达25年。鹿群冬季迁移到较低的河谷中。大的雄鹿具领域性,用尿和拍打地面来标记领地。发情期较小的雄鹿在用角和蹄的争斗中被驱逐出群,优势雄鹿将雌鹿赶到一起组成妻妾群。在秋季交配,怀孕期约为210~223天,4~5月产仔。雄性在4~6月脱角。

 

保护现状:在野外严重地减少,一些中国亚种可能已从野外灭绝(mandarinus, grassianus),其余的也处于濒危状态。台湾亚种taiouanus 1969年已经从台湾消失,1988年从圈养中重新引进垦丁国家公园。四川亚种sichuanensis在野外也仅有400~500头。而东南亚种kopschi 也仅存5个孤立的小种群。很大的种群保存在圈养中,用以满足东方传统医药对鹿茸的需要。China RLEN A2cd+3cd.China Key ListIIUCN RLC. n. sichuanicus, C. n. kopschiENC. n. grassianus, C. n. taiouanus, C. n. mandarinusCRC. n. mantchuricusDDC. n. taiouanusCR D ver 2.3(1994)

  • 物种名

    梅花鹿

  • 拉丁名

    Cervus nippon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哺乳纲 Mammalia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鹿科 Cerv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1172

  • 描述

    梅花鹿属中型鹿类,体长125~145厘米,尾长12~13厘米,体重70~100千克。头部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耳长且直立。颈部长。四肢细长,主蹄狭而尖,侧蹄小。尾较短。雌兽无角,雄兽的头上具有一对雄伟的实角,角上共有4个杈,眉杈和主干成一个钝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离较大,位置较高,常被误以为没有次杈,主干在其末端再次分成两个小枝。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