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濒危兽类专题

黑熊 Ursus thibetanus

2013年04月08日 11:03
黑熊 ASIAN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Cuvier, 1823

ASIAN BLACK BEAR

 

鉴别特征头体长1,160-1,750;尾长50-160;后足长190-340;耳长115-180;颅基长206-413;体重54-240 kg。体型中等,黑色,鼻吻部和耳较淡,和头的其他部位在比例上显得较大,特别是与其他熊类相比。胸部有显著的白斑,有时形状如V,颏白色。尽管胸部的新月形斑块在棕熊(特别是幼体)中存在,但并不像黑熊那样,成体如此明显,且在成年棕熊中一般不存在。棕色型也是存在的。颈侧毛相当长,并形成显著的毛冠到颈侧下方。前足足垫较之棕熊的更大(图13)。头骨的矢状脊不显著;鼻骨长度大约是臼齿间宽度,听泡扁平。m1 的下次尖和下内尖互相倾斜。齿式:3.1.4.2/3.1.4.2 = 42(图12)。2N = 74

 

分布:广布于中国中部、南部和东北部;延伸到阿富汗、印度、印支、日本、朝鲜、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俄罗斯(远东地区Primorski Krai的东南部)、越南。中国有5亚种1) U. t. formosanus Swinboe, 1864;浙江、广东、海南、台湾(包括melli Matschie, 1922);2) U. t. laniger (Pocock 1932);西藏南部;3) U. t. mupinensis (Heude, 1901);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西、青海北部、陕西、四川、西藏东南部、云南、浙江(包括kokeni Matthew and Granger, 1923clarki Sowerby, 1920leuconyx (Heude, 1901)macnelli Lydekker, 19094) U. t. thibetanus Cuvier, 1823;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和西部(包括labiatus Blanford, 1876torquatus Wagner, 1841);5) U. t. ussuricus (Heude, 1901);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包括torquatos Blanford, 1892部分地;wulsini Howell, 1928)。

 

生态和习性:据报道 ,黑熊栖息于栎树林、阔叶林和混交林,更喜欢有森林的山丘和山脉。它们很好地适应热带雨林和栎树林。夏季栖息于海拔超过3,000 m的地方,冬季则下到低海拔。它们主要是植食性,一项研究显示食物的89%为植物。在春季,更依赖于树皮、苔藓和地衣、坚果和橡子(21%)。在夏季食物转变为浆果、嫩芽、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此时它们的家域变大,转移到浆果成熟的地方。也知它们吃腐肉。在卧龙保护区,曾报道它们吃早春的竹笋。它们有时会杀死家畜,但它们捕食野生有蹄动物的数量并不清楚。秋季,它们经常爬到长有坚果的树上,拽下树枝取食橡子和坚果,然后在树上贮存树枝,为进一步的取食搭建天然的平台。独居,夜行性,但果实成熟时它们也常在白天活动。显然地,分布在北方的它们在洞穴中冬眠。通常认为分布在南方的、炎热地方的黑熊并不冬眠,但这未被证实。在俄罗斯,报道家域为10-20 km2;唐家河的一头成年雄性家域为37 km2。妊娠期7-8个月;平均每胎2仔。雌性性成熟为3~4岁。在俄罗斯,报道交配在67月,12月至翌年3月生产。

 

保护现状:中国全部种群估计12,000-18,000Ma 1994)。该种常被圈养用以为传统中药提供熊胆。China RL - VU C1.  China Key List - II.  CITES - I.  IUCN RL - VU A1cd ver 2.3 (1994)

  • 物种名

    黑熊

  • 拉丁名

    Ursus thibetanu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哺乳纲 Mammalia

  • 食肉目 Carnivora

  • 熊科 Urs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1141

  • 描述

    雌熊体重40~140千克,雄熊体重60~200千克,肩高1.2~1.9米。身体粗壮,头部宽圆,吻较短。鼻端裸露;眼小;耳长约10至12厘米,除胸部有一明显的倒人字形白色或黄色斑,全身被著富有光泽的漆黑色毛;鼻面部棕褐色或赭色。颊后及颈部两侧的毛甚长,形成两个半圆形毛丛,胸部毛最短;前足腕垫发达,与掌垫相连;前后肢趾。肩部较平,臀部稍大于肩部。尾很短,约长7至8厘米。四肢粗健,前后肢都具五趾,爪弯曲呈角黑色,前足爪长于后足爪。前后足均肥厚,前足的腕垫宽大,与掌垫相连,掌垫与趾垫间有棕黑色、灰黑色短毛;后足蹠垫宽大肥厚,蹠垫与趾垫间也有棕黑色、灰黑色的短毛。 头骨略呈长圆形,与棕熊相比,前短后长。吻部较短,鼻骨长度约等于头骨在第一上臼齿前的横宽;眼眶前缘至中央门齿齿槽前缘的距离小于左右眶后突之间的距离。额骨平缓,中央不下陷。顶骨较宽;即使老龄个体也达不到顶骨的三分之一处;乳状突很发达,致使头骨后部显得宽大。颧弓较弱。腭骨延伸到后臼齿的后面。鼓室扁平。下颌骨短,最后下臼齿位于眼窝前缘的后边。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