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濒危鸟类专题

褐马鸡-濒危鸟类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2013年03月27日 10:27
褐马鸡分布图
褐马鸡-中国野鸟图库

名称

拉丁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Swinhoe, 1862

英文名:Brown Eared-Pheasant

俗名:黑雉、鹖鸡、角鸡

 

分类

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科名:雉科Phasianidae(雉鸡类Pheasant

类群:陆禽

 

简介

很少见的体型很大(体长100cm)的褐色马鸡。

 

分布

 

国内分布

可见度:很少见

国内分布:仅见于我国山西吕梁山、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

 

国际分布

该种仅分布于中国。

 

野外识别

整体特征

大小:很大(体长 > 80cm),体长100cm

体型:像雉鸡

主要颜色:褐

次要颜色:白

背面颜色:白

背纹样式:纯色

腹面颜色:褐

腹纹样式:纯色

腿部颜色:红

 

头部

嘴长:很短(小于头部长度)

嘴的类型:短粗而下弯(像雉类)

嘴部颜色:粉

眼睛颜色:橘

眼周颜色:红

头顶羽冠:无

头顶颜色:黑

前额颜色:黑

喉部颜色:白

颈部颜色:褐

 

飞行时特征

飞行方式:不停扇动直线式(像麻雀)

翅的类型:圆形(像麻雀)

尾的类型:圆尾(像八哥)

尾下颜色:褐

尾下羽纹样式:条纹

停留时特征

停留姿态:身体直立、身体水平

停留位置:灌丛、地面

尾部动作:与身体平行

行走时特征

行走方式:多步行

尾上颜色:白

尾上羽纹样式:条纹

雄鸟腿上的“距”:1

足的类型:常态足(3趾向前,1趾向后)

 

叫声

叫声特点:相似音节重复、哨声、尖细、低沉、洪亮。

叫声拼音:gu-ji gu-jigu-gu gu-gu

鸣叫频率:偶尔鸣叫

 

生态习性

生境

常出现的地方:森林、山地

夜间栖息的地方:树冠

夜间栖息集群:有

 

 

觅食

活动时间:白天

食物:草、种子、果实、昆虫

觅食方式:边行走边吃

 

繁殖

婚配制度:一雄一雌

繁殖生境:森林、山地

巢的类型:地面巢

筑巢材料:草、树枝、树叶、羽毛

每窝鸟卵数量:4~17

鸟卵形状:卵形(像鸡蛋,一头尖一头钝)

鸟卵颜色:灰褐

鸟卵颜色样式:纯色

鸟卵大小:中等(鸡蛋大小)

孵卵方式:双亲孵卵

孵化时间:中等(26天)

雏鸟形态:早成雏

性成熟年龄:2

 

迁徙

该种类为留鸟。

 

保护状况

濒危状况

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易危VUVulnerable

红皮书中的濒危等级:濒危(E

濒危状况:数量稀少。

致危原因:栖息地破坏、作为食物和羽毛装饰来源而被捕猎,是造成褐马鸡濒危的主要原因。

 

特有状况

我国特有。中国北方特有种。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I

CITES附录:附录一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发展褐马鸡这一稀有珍贵资源,198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分别在吕梁山的庞泉沟和芦芽山林区建立了褐马鸡自然保护区。河北省政府于1984年批准将蔚县小五台国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