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拉丁名:Lophophorus impejanus Latham, 1790
英文名:Himalayan Monal Pheasant
俗名:九色鸟
分类
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科名:雉科Phasianidae(雉鸡类Pheasant)
类群:陆禽
简介
很少见的体型较大(70cm)的色彩繁多艳丽的雉。
分布
国内分布
可见度:很少见
国内分布:仅分布于西藏南部。
国际分布
国际分布:沿喜马拉雅山脉,从阿富汗东至尼泊尔、不丹。
野外识别
整体特征
大小:较大(40-80cm),体长70cm
体型:像雉鸡
主要颜色:绿
次要颜色:紫
背面颜色:白
背纹样式:纯色
腹面颜色:绿
腹纹样式:纯色
腿部颜色:褐
头部
嘴长:很短(小于头部长度)
嘴的类型:短粗而下弯(像雉类)
嘴部颜色:黑
眼睛颜色:褐
眼周颜色:蓝
头顶羽冠:明显
头顶颜色:绿
前额颜色:绿
喉部颜色:绿
颈部颜色:红、绿
飞行时特征
飞行方式:不停扇动直线式(像麻雀)
翅的类型:圆形(像麻雀)
尾的类型:圆尾(像八哥)
停留时特征
停留姿态:身体直立、身体水平
停留位置:灌丛、地面
尾部动作:与身体平行
行走时特征
行走方式:多步行
尾上颜色:棕
尾上羽纹样式:纯色
雄鸟腿上的“距”:1个
足的类型:常态足(3趾向前,1趾向后)
叫声
叫声特点:哨声、洪亮
鸣叫频率:偶尔鸣叫
生态习性
生境
常出现的地方:森林、草原、山地
夜间栖息的地方:树冠
夜间栖息集群:有
觅食
活动时间:白天
食物:草、种子、果实、昆虫
觅食方式:边行走边吃
繁殖
婚配制度:一雄多雌
繁殖生境:森林、山地
巢的类型:地面巢
筑巢材料:草、树枝、树叶、羽毛
每窝鸟卵数量:3~8
鸟卵形状:卵形(像鸡蛋,一头尖一头钝)
鸟卵颜色:黄
鸟卵颜色样式:有斑点
鸟卵大小:中等(鸡蛋大小)
孵卵方式:雌鸟孵卵
孵化时间:中等(28天)
雏鸟形态:早成雏
性成熟年龄:2年
迁徙
该种类为留鸟。
保护状况
濒危状况
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无危LCLeast Concern
红皮书中的濒危等级:稀有(R)
濒危状况:数量非常稀少。
致危原因:栖息地的破坏和作为食物及羽毛来源而被捕杀。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I级
CITES附录:附录一
相似种类
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和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
尾和背间为绿色,因而有别于白尾梢虹雉。与绿尾虹雉区别在于冠羽绿色而尾棕色。雌鸟较小,与其他虹雉雌鸟区别在于其背部与腹部和胸部同色,尾与背间为白色。
背景知识
棕尾虹雉是尼泊尔的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