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濒危鸟类专题

白头鹮鹳-濒危鸟类 Mycteria leucocephala

2013年03月27日 01:08
白头鹮鹳分布图
白头鹮鹳-中国野鸟图库

名称

拉丁名:Mycteria leucocephala (Pennant, 1769)

英文名:Painted Stork

别名:彩鹳

 

分类

目名:鹳形目Ciconiiformes

科名:鹳科Ciconiidae(鹳类Stork

类群:涉禽

 

简介

极少见的体型很大(100cm)的白色鹳。

 

分布

 

国内分布

可见度:极少见

国内分布:分布于河北沿海、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四川、云南、西藏,此外还见于长江下游一带,大多是留鸟或夏候鸟。

国际分布

国际分布:在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越南、缅甸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

 

观鸟地点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

 

野外识别

整体特征

大小:很大(体长 > 80cm),体长100cm。很大(像鹤)。

体型:像鹳类。

颈部长度:长(等于或长于身体厚度)

尾羽长度:短(短于身体长度的一半)

腿长度:长(露出部分等于或长于身体厚度)

主要颜色:白

次要颜色:黑

背面颜色:白,繁殖期带粉色

背纹样式:纯色

腹面颜色:白

腹纹样式:条纹

腿脚颜色:粉

 

头部

嘴长:较长(约体长一半)

嘴的类型:长而直(像啄木鸟和鹭)

嘴部颜色:橙

眼睛颜色:褐

眼周颜色:红色,裸露

头顶羽冠:无

头顶颜色:红

前额颜色:红

喉部颜色:白

颈部颜色:白

 

飞行时特征

翅的类型:方形(像大型猛禽)

尾的类型:平尾(像鹭)

尾下颜色:黑

尾下羽纹样式:纯色

停留时特征

停留姿态:身体直立

停留位置:地面、水面

行走时特征

行走方式:多步行

尾上颜色:黑

尾上羽纹样式:纯色

足的类型:常态足(3趾向前,1趾向后)

 

叫声

叫声特点:上下嘴敲击发出声音

 

生态习性

生境

常出现的地方:河流湖泊及池塘、沼泽

 

觅食

活动时间:白天

食物:昆虫、鱼类、两栖爬行类、甲壳类

觅食方式:边行走边吃、泥中探食、水中探食

 

繁殖

婚配制度:一雄一雌

繁殖生境:河流湖泊及池塘、沼泽

巢的类型:树上巢

营巢集群:有

筑巢材料:草、树枝、树叶

每窝鸟卵数量:3-4

鸟卵颜色:灰

鸟卵颜色样式:有斑点

孵卵方式:双亲孵卵

孵化时间:中等(28-32天)

雏鸟形态:晚成雏

性成熟年龄:第4

寿命:28年以上

 

迁徙

南迁时间:10-11

北迁时间:3-4

迁飞时刻:白天

迁徙路线:中部候鸟迁徙区

 

保护状况

濒危状况

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近危NTNear Threatened

濒危状况:过去常见,现在数量稀少,几近绝迹。

致危原因:栖息地的丧失。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II

CITES附录:未列入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