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褐菖鲉 Sebastiscus sebastiscus marmoratus

物种信息

  • 物种名

    褐菖鲉

  • 拉丁名

    Sebastiscus sebastiscus marmoratu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鲉形目 Scorpaeniformes

  • 鲉科 Scorpaen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399

  • 描述

    褐菖鲉,又称石狗公,是辐鳍鱼纲鲉形目鲉科的一个种,有毒,经济型食用鱼。为我国雷州半岛以东沿海一带习见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 暖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岸岩礁海区。大者可达300多毫米。卵胎生。头部背面具棱棘。眼间隔凹深,较窄,为眼睛的一半。眼眶骨下缘无棘;眶前骨下缘有一钝棘。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带。背鳍鳍棘12根;胸鳍鳍条常为18根。体侧有5条暗色不规则横纹。本鱼栖息于岩礁区,为卵胎生鱼类,以鱼类、甲壳类为食,通常固著一处等待猎物上门。褐菖鲉肌肉中EAA/TAA、EAA/NEAA分别为(%)41.15,69.97,均高于鲳鱼(40.08、66.88)、带鱼(38.93、63.75)、大黄鱼(39.31、64.76)、小黄鱼(39.31、64.78)、赤点石斑鱼(40.27、67.42)、稍低于青石斑鱼(42.30、73.30),均超过FAO/WHO的EAA/TAA 40%,EAA/NEAA 60%" 标准,故是一种优质蛋白源。褐菖鲉EAA 比例比较均衡,肌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平台号 馆名 标本号 资源编码
2162C0001400019384 兰州大学标本馆 05116601 21131119399
2162C0001400019383 兰州大学标本馆 05095902 21131119399
2162C0001400019113 兰州大学标本馆 05092912 21131119399
2162C0001400019112 兰州大学标本馆 05092911 21131119399
2162C0001400019111 兰州大学标本馆 05092910 21131119399
2162C0001400019110 兰州大学标本馆 05092909 21131119399
共16条信息 共3页 每页显示6条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