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平台动态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向国家动物标本子平台成员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赠送模式标本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标本馆 蔡波、王跃招日期:2017-03-02

近日,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王聿凡将角蟾科(Megophryidae)新种丽水异角蟾Xenophrys lishuiensis Wang, Liu, and Jiang, 2017模式标本共计10号赠送给国家动物标本子平台成员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其中,正模标本1号(WYF00164,♂),配模标本1号(WYF00169,♀),副模标本8号(WYF00165、WYF00166、WYF00167、WYF00168、WYF00171、WYF00172、WYF00173、WYF11011)。该新种发表于《动物学杂志》2017年52卷1期19-29页。

异角蟾属(Xenophrys)曾被作为角蟾属(Megophrys)的异名,李成和王跃招(2008)主要依据形态学证据,建议将中国的角蟾属物种改订为异角蟾属。而最近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支持将异角蟾属独立(Wang et al. 2014,Chen et al. 2016)。

丽水异角蟾在形态和线粒体基因16S rRNA序列方面与同属已知物种均有明显差异。其主要鉴别特征为:1)体型小,雄性体长30.7-34.7 mm,雌性体长36.9-40.4 mm;2)头长略大于头宽;3)无犁骨棱,无犁骨齿;4)舌游离端无缺刻;5)掌突2个;6)胫长不及体长之半;7)趾间无蹼,趾侧无缘膜;8)背部具“X”形斑块,或“X”形斑中间断开,色斑粗,边缘清晰且镶浅色边;9)头背三角形斑与体背斑块不相连;10)雄性肩部具不显著的浅色半圆斑;11)雄性第一、二指背面具婚垫和极小而密集的婚刺,第二指婚刺较少。

丽水异角蟾

图片来自(王聿凡等, 2017)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唯一的专门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系统分类、进化、动物地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以标本收集、保藏、鉴定、查阅等为目的的国立标本馆。自1965年建立以来,就以为国内外同行、国家相关部门、社会大众等提供各项专业的科学服务为己任。如:标本查询、标本鉴定、物种分类、动物进化、动物地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各项需求服务。自2008年起,标本馆还建立了专门对外科普的两栖爬行动物科普馆,对外宣传两栖爬行动物科学知识和保护理念。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衷心感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以及王聿凡先生的信任和支持!目前,这批标本已存入标本馆模式标本库,并被妥善保藏,将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