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郑作新:1997: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与白鹈鹕相近似,但上嘴常有蓝黑色点斑。
形态 (依据采自福州的标本) 成鸟:头、颈白色,枕羽延长成羽冠,沾粉红;后颈有一长条的粉红色翎领;上背、肩以及翅上的三级飞羽和中、小覆羽等均淡黄褐色,肩和上背较浅,羽缘白或褐白;初级和次级飞羽和初级覆羽均黑褐色,初级飞羽较深;下背和腰白而沾淡红色;尾羽银灰色,尖端苍白,羽干末端黑褐色,基部浅黄。胸和腹均白,胸羽呈矛状;胁羽、腋羽及尾下覆羽等与腰羽同色。
虹膜淡红黄;眼睑和眼周橙黄色;眼先青铅色。嘴呈浅红黄色,上嘴边缘具蓝黑色斑点,嘴甲及上、下嘴先端橙黄色,下嘴中部边缘也有蓝黑色斑点,基部具蓝黑色纵纹;喉囊暗紫色,并其蓝黑色斑点。跗蹠和趾棕黑,爪角黄色。
量衡度:(注:见图1)
郑作新:1997:生物学描述
生态 鹈鹕是大型水禽,生活在河川、湖泊等处,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并不怎样常见,在北方更不容易见到。性喜群栖,擅于游泳。游泳时,双翅紧闭置于背上;它的尾根部的尾脂腺分泌有黄色的油脂,经常用嘴取脂在全身羽毛上涂抹,使体羽在游泳时不致被水浸湿。每天除了入水游泳外,大部分时间在岸上晒太阳,并整理羽毛,有时躲在林中甜睡。睡觉时,头部向后,把长的嘴藏在背羽内。飞翔力很强,飞行迅速。飞时颈部收缩,两翅悠扬地鼓动,连拍六七次后,继而短时间地滑翔,并且在同一群中,各个翼的拍击与时间是一致的。它们的寿命可活30—40年之久(北京动物园,1956)。
常站立在河边或海边浅水中,等待着食饵的到来,有时从空中降落,把嘴伸入水中去捉。它的眼睛十分敏锐,高飞空中时也可以见到水里的游鱼,有时在游泳时捕捉。游泳时,张开巨嘴,兜着水前进,把水和鱼捞入喉囊内,既获得鱼,即闭嘴收缩喉囊,挤出余水而吞食。当饥饿时便结集成群进入水中,把鱼群赶向河岸水浅的地方,于是便能很快地用它像鱼网似的大嘴,捕捉大量的鱼,回到岸上才把捕得的鱼吞下。除鱼类外,它也食甲壳动物、两栖类及小型鸭的幼雏等。
鸣声像由喉部发出的哑音—样。
关于此鸟的繁殖习性,据上海动物园对饲养的鹈鹕的观察(何宝庆、张福棣、方雪飞等,1984),它们从12月中、下旬开始营巢,最低气温—6℃左右,取枯干芦苇、树枝、碎纸等,甚至细铁丝、细线绳等供作营巢材料。亲鸟共同担任营巢。园中饲养的鹈鹕均已做过截翅手术不能飞翔,仅在地面营巢,巢离地面高度取决于巢材的多寡。当巢材欠缺时,巢筑得低矮;当巢材充足时,巢筑得较高。以1980年观察的结果为例,巢离地高度低者150mm,高者670mm。巢形简陋,内无铺垫物,较为平坦,呈浅盘状。巢(9个巢)的外径430—620mm(平均500mm),内径160—320mm(平均220mm);巢的深度90mm。筑巢期固定天数,在孵卵期只要有巢材,它们仍继续加筑。巢间距很近,仅40—70mm。营巢期间
为衔取营巢材料,鹈鹕之间常有争夺,甚至从别的巢中衔取。争夺时,常伸长颈脖用嘴啄咬,并不断发出沉哑的喉音。
鹈鹕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发情时亲鸟常互相用嘴和头交叉碰擦。交配时,雌鸟蹲地,雄鸟踩于雌鸟背上,用嘴按住雌鸟的头部,并展动两翅保持平衡,尾部向下压;雌鸟抬起尾部接受交配,持续时间约20—30秒,交配行为多在巢边进行。鹈鹕有重复交配的现象。据何宝庆等的推测,此鸟在12月下旬开始产卵。刚产下的卵洁白,不很光滑,稍有不规则的粗糙条痕,局部有钙质过多堆积,形成凹凸状,在卵的钝端尤为显著。每窝产卵2—3枚,以2枚卵为多。以20枚卵测得卵径为89(85—96)mm×59(54—62)mm,卵重:159(133—176)g 。大多在傍晚产卵,第1枚与第2枚卵间隔一天。从第1枚卵产下后,就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交替孵卵。一只亲鸟坐巢时,另一只常守在巢边担任警戒。
鹈鹕护卫自己的巢很严,不让其他鸟类靠近。遇有别鸟走近它巢时,就引起争吵,并由喉部发出沉哑的叫声,远在130m处就可听到。亲鸟在孵卵的过程中,经常站立,扇动两翅,并用嘴将卵翻动,借以凉卵。在孵卵时,巢内温度为33—33.5℃。
卵经31—34天孵出。从开始啄壳到脱离卵壳,需时约一天左右。亲鸟常用嘴帮助破壳。雏鸟为晚成鸟,但刚出壳的雏鸟,眼已睁开,嘴的前端淡黑,全身裸露,仅在背部、尾部及翼缘有稀疏的雏绒,不能站立,头向左右摇摆,横卧而无力,体重134g,一星期后开始长白色绒羽。
育雏由亲鸟共同承担。早期亲鸟哺育幼鸟时,亲鸟将吞食的鱼类经半消化后,再呕吐在巢内,由雏鸟啄食。雏鸟啄食小块,稍大的鱼块仍由亲鸟吞食细嚼后喂雏,每次喂雏持续时间约5分钟左右,食后亲鸟重整巢窝,雏鸟静伏于亲鸟腹下。雏鸟孵出15天后,亲鸟改变喂食方法。亲鸟把嘴张开,雏鸟伸嘴至亲鸟喉部索食。雏鸟生长迅速,初出壳的雏鸟,体重仅134g,至34日龄时体重达7.7kg。每日食量为1.75—2kg,具有10枚初级飞羽、15枚次级飞羽,并由覆羽覆盖着,但尚不具飞翔能力,也不下水。亲鸟将鱼块吐在地面上,雏鸟自能啄食。
郑作新:1997: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 Pelecanus roseus、P.philippensis、P.manillensis等都是斑嘴鹈鹕的学名,由Gmelin(1877)所命名的。Bonaparte(1857)作为第一厘订者选定“philippensis”作为这种鹈鹕的学名,而以“roseus”“manillensis”作为同物异名(参看Chapin and Amadon,1950,Ostrich 2l(1):15—18。
至于Pelecanus crispus和P.philippensis,二者区别不很显著,而且不在同一地区繁殖,一在欧洲东南部而另一则从印度、中国南部以至菲律宾。作者于中国鸟类分布名录(1976)曾把二者作为一个种Pelecanus philippensis的两个亚种:P.p.crispus和P.p.philippensis处理。Mayr等在《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1979,vol.1(2ne ed.):190—191,亦采用这种分类法。
依上所述,本种在国内可分为二个亚种。
郑作新:1997: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 肉可食,并可作罐头。羽为制羽纱的原料;毛皮可制作皮张。由于数量日益减少,现已列为国家保护鸟。
鹈鹕在自然界中捕食大量鱼类,数量增得过多时,会造成渔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