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拉丁名:Pelecanus philippensis Gmelin, 1789
英文名:Spot-billed Pelican
别名:鹈鹕、卷羽鹈鹕
俗名:花嘴鹈鹕、枷蓝鸟、犁鹕、塘鹅、逃河、淘鹅、淘河、鹈鹕图
分类
目名:鹈形目目Pelecaniformes
科名:鹈鹕科Pelecanidae(鹈鹕类Pelican)
类群:游禽
简介
很少见的体型很大(140cm)的灰色鹈鹕。
分布
国内分布
可见度:很少见
国内分布:分布于中国华东及华南沿海从江苏至广西、云南南部、海南岛,但本种易与卷羽鹈鹕相混淆,故分布区不确定。
国际分布
国际分布:繁殖于印度西南部、斯里兰卡、缅甸及中国东部;可能在东南亚、菲律宾也有分布。
野外识别
整体特征
大小:很大(体长 > 80cm),体长140cm。很大(像鹤)。
体型:像鸬鹚。
颈部长度:长(等于或长于身体厚度)
尾羽长度:短(短于身体长度的一半)
腿长度:中等(露出部分短于身体厚度)
主要颜色:灰白
次要颜色:灰
背面颜色:灰白
背纹样式:纯色
腹面颜色:灰白
腹纹样式:纯色
腿脚颜色:褐
头部
嘴长:较长(约体长一半)
嘴的类型:长而前端有钩(像鸬鹚)
嘴部颜色:粉
眼睛颜色:褐
眼周颜色:粉
头顶羽冠:无
头顶颜色:灰白
前额颜色:灰白
喉部颜色:灰白
颈部颜色:灰白
飞行时特征
飞行方式:盘旋滑翔式(像猛禽)
翅的类型:尖形(像燕子),翼展很宽
尾的类型:平尾(像鹭),不甚明显
尾下颜色:灰白
尾下羽纹样式:纯色、
停留时特征
停留姿态:身体水平
停留位置:水面
行走时特征
行走方式:多步行
尾上颜色:灰白
尾上羽纹样式:纯色
足的类型:常态蹼足(3趾向前,1趾向后,前3趾之间有蹼)
叫声
叫声特点:低沉、沙哑。
鸣叫频率:只在繁殖期时鸣叫。
生态习性
生境
常出现的地方:海边、河流湖泊及池塘
觅食
活动时间:白天
食物:鱼类、两栖爬行类、甲壳类
觅食方式:头伸入水下捕食、空中捕鱼、滤食
繁殖
婚配制度:一雄一雌
繁殖生境:海边、岛屿
巢的类型:地面巢
每窝鸟卵数量:3-4
鸟卵颜色:白、淡绿
鸟卵颜色样式:纯色
孵卵方式:双亲孵卵
雏鸟形态:晚成雏
迁徙
不详。
保护状况
濒危状况
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近危NTNear Threatened
红皮书中的濒危等级:易危VU
濒危状况:在本世纪初时在我国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常见,但现在已经很难见到。
致危原因:自然条件的恶化和捕鱼业的发展。
特有状况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II级
CITES附录:未列入
背景知识
其新疆亚种现已被提升为种: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