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类群:六足类
物种编码:6IOZ447099
平台号:2111C0002601111027
中名:黄杉大小蠹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nsecta
目:鞘翅目
order:Coleoptera
中文科名:小蠹科
科名:Scolytidae
属名:Dendroctonus
种名:pseudotsugae
作者:Hopkins
junior_syn:True
描述:体长 雄虫4.4-7.0毫米,平均体长:5.5毫米,体长为体宽的2.3倍。头与胸黑褐色,鞘翅红褐色。额部自口上片以上突然而强烈地宽阔凸起,额的表面生形状不规则的稠密刻点,刻点间隔挤成褶皱或颗粒状,越靠近额心及其以下部位,褶粒越多,点陷越乱,越发粗糙。无纵中线穿越额面。口上片的边缘凸起光亮;口上突基部的宽度与两眼间的连线距离之比为2.4;额部下端沿口上片边缘凹陷呈横沟状,口上突侧臂与水平线的夹角约80°;口上突侧臂不凸起;口上突水平部分与其基部全宽之比为0.75,水平部分的端缘超出口上片端缘,端缘之下生一排黄色鬃毛。额面茸毛疏少,不明显。前胸背板的长宽比为0.71,背板两侧缘后部的2/3相互平行,前部的1/3急剧收缩,有显著的亚前缘横缢,背板前缘中部的缺刻平缓,呈弧线形;背板表面平坦光滑,刻点小而细腻,形状不规则,分布稠密;背板的后半部有光平无点的背中线,从不到达背板前缘;背板上的毛适量,两侧缘较长密,背顶部较疏少。鞘翅长宽比为1.6,翅长与前胸长度之比为2.5,两侧缘基部的2/3相互平行,末端的1/3宽阔地收狭;鞘翅基缘前凸呈弧线形,基缘上的锯齿11-12枚,基缘之后的沟间部中有较小的亚基缘齿,以第2、3、4沟间部数量较多;鞘翅刻点沟浅弱,沟中刻点圆大,深浅适中,近翅基部沟中的几枚刻点变圆小;沟间部宽度约为沟宽的1.5倍,其表面有许多分布混乱小横堤和不规则的坑陷,麻密粗糙;鞘翅斜面弓凸而陡峭,第1沟间强烈凸起,第2间略变狭窄而凹陷,第3间稍加宽凸起;斜面刻点沟深陷,沟中刻点变小,其大小约为翅前部沟中刻点的一半;斜面沟间部中各有一纵列小颗粒;鞘翅的毛劲直,在斜面上稍许加长,最长者约为沟间部宽的1.5倍。
两性在鞘翅斜面的褶皱明显不同:雌虫鞘翅斜面沟间部多褶皱,沟中具刻点;雄虫的鞘翅斜面沟间部平滑光亮,沟中刻点存在,但只分布在鞘翅两侧边缘,不存在于中截面。
寄主 北美黄杉(Pseudotsuga menziesii)、大果黄杉(P. macrocarpa),极少情况寄生于西方落叶松(Larix occidentalis)和异叶铁杉(Tsuga heterophylla)。
分布 加拿大:艾伯塔、不列颠哥伦比亚,美国: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爱达荷、蒙大拿、新墨西哥、俄勒冈、犹他、华盛顿,墨西哥:奇瓦瓦。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中国特有:True
馆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标本馆:IOZ
标本号:987319
性别:♀
国家:美国
资源编码:21131567223
原签产地:Moscow mtn latah co. IDA March
采集日期:1967
采集人:M.M.Furniss
保藏位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保藏状况:良好
保藏方式:针插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鉴定人:M.M.Furniss
备注:Pseudotsuga meziesii
个体数量:1
录入人:赵凯东
联系方式:陈军;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邮编100101;电话:010-64807109;E-mail:chenj@ioz.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