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秦岭动物物种

犁头鳅

2015年06月21日 02:05
中名:犁头鳅
门:脊索动物门
phylum:Chordata
纲:鱼纲
class:Pisces
目:鲤形目
order: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平鳍鳅科
英文科名:Hillstream loac
科名:Homalopteridae
亚科亚属名:Lepturichthys
种名:fimbriata
作者:Gunther
年代:1988
cite1:Homaloptera fimbriata Gunther,1988,Ann.Mag.Hist.(6)1:433(湖北宜昌)
模式产地:湖北宜昌
中文俗名:燕鱼
秦岭地区分布:甘肃文县
国内分布:内见于甘肃文县(白龙江水系)国内分布于长江上游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中国特有:True
生境:底栖,生活于急流中,靠刮取石上藻类生活。
  • 物种名

    犁头鳅

  • 拉丁名

    Lepturichthus l.fimbriat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 鲤科 Cyprin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225

  • 描述

    头部平扁,形似犁头。尾柄特别细长,呈细鞭状。匕柄高度小十眼径。吻褶分叶,中叶宽,后缘有1对须状突。吻须2对,口角须3对。上、下唇均具多数须状突,颐部有1~2对小须。鳃裂扩展到头部腹面。体鳞细小,鳞片上一般具刺状疣突。背鳍iii-8;胸鳍V I-I x-10-12;腹鳍iii-8;臀鳍ii-5。侧线鳞85-96。标准长为体高的6.6-10.2倍,为体宽的5.8—7.7倍,为头长的5.1—7.0倍.为尾柄长的3.O—3.9倍,为尾柄高的53.9—65.0倍。头长为体高的1.1一1.7倍.为头宽的l.2-1.4倍,为吻长的1.6—1.8倍,为眼径的9. O—10.5倍.为眼间距的2.5—3.2倍.头宽为裂宽的2.9—3.6倍。 体前部扁平,体高小于体宽,背面隆起,腹面平坦,体中部圆,后部细长呈圆形。头扁平,吻较长,扁平。呈凿状.吻皮下包形成吻褶,与上唇问形成吻沟。 吻褶分叶,中叶较宽,后缘具2个须状突起,叶间2对吻须较长.口下位,弧形,具口角须2对。唇具发选须状突起,上唇2—3排,下唇l排.额部有1—2对小须.眼侧上位,眼间隔较宽平.鼻孔l对,近眼前缘。鳃裂下角稍延伸至头部腹面.背鳍无硬刺,其最长鳍条长于或短于头长,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显著为近。胸鳍圆扇形,平展,其起点在眼后缘垂直线之后,末端远不及腹鳍起点。腹鳍后缘左右分开。截形,末端远不及肛门.臀鳍无硬刺.后缘截形。尾鳍叉形。尾柄杆状,细长,其高小于眼径.舡门距腹鳍基部后端较距臀鳍起点为远。体被细鳞,鳞片具疣刺或光滑,头、胸和腹部或臀鳍前均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平直。体背褐色分节。各鳍均有褐色斑纹。犁头鳅喜生活在山涧溪流或水流湍急的滩上。金沙江的犁头鳅生殖季节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熟卵巢为黄色,卵径1.3-1.4mm.怀卵量一般为300-500粒。在水流湍急的峡谷江段产漂流性卵。受精卵膜径4.9—5.9mm。刚孵出的仔鱼全长6.6mm,孵出后38小时,体长可达8mm,巳能游动。28天后,外部形态构造与成鱼特征相似。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峨眉后平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