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秦岭动物物种

梅氏新园蛛

2015年06月16日 02:03
中名:梅氏新园蛛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蛛形纲
class:Arachnida
目:蛛形目
order:Araneae
中文科名:园蛛科
科名:Araneidae
亚科亚属名:Neoscona
种名:melloteei
作者:(Simon)
年代:1895
秦岭地区分布:陕西太白山
国内分布:陕西、台湾、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河南、北京
国外分布:China, Taiwan, Japan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中国特有:False
  • 物种名

    梅氏新园蛛

  • 拉丁名

    Neoscona melloteei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蛛形纲 Arachnida

  • 蛛形目 Araneae

  • 金蛛科

  • 资源编码

    21131361103

  • 描述

    尹长民等:1997:形态描述 雌蛛体长5.75—8.15。体长6.50者,头胸部长3.00,宽2.20;腹部长5.00,宽4.00。背甲褐色,被银白绒毛。颈沟和放射沟明显,中窝纵向,褐色。胸甲、螯肢、触肢、颚叶、下唇和步足皆黄褐色。生活时,步足有深褐色环纹。腹部背面嫩绿色,前缘有一黄色半月带,中、后部两侧有黄色横向排列的点斑3—4列,在酒精保存液中,绿色消褪,呈灰黄白包。腹面正中灰黄色。纺器黄褐色。外雌器细长,垂体腹面观两侧缘有两个缓收缩部分,两收缩部中间向外突出部分为侧隆起。交媾孔位于此处背面。 雄蛛体长6.00一7.25,体长6.50者。头胸部长3.20,宽3.00;腹部长3.50,宽2.50。体色与斑纹和雌蛛相同.色略深。第Ⅱ胫节刺前侧可见五根,中问短刺一行,约十枚。触陂器的引导器形态特殊。后缘中部有一小一大突起,中突的背缘呈双驼峰状。这些特征可以用来与类青新园蛛N.scylloides区别。 观察标本:2♀♀1♂,湖南长沙岳麓山,1964年7月,尹长民采;2♂♂,湖南城步,1982年8月12日?张永靖采;5♀♀4♂♂.福建武夷山,1986年7月17—21日,彭贤锦、肖小芹、尹长民采;2♀♀,广西江底,1982年g月9日,张永靖采。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小青新园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