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小灵猫

2018年01月18日 10:10
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Mammalia
纲:哺乳纲
order:Carnivora
目:食肉目
科名:VIVERRIDAE
中文科名:灵猫科
属名:Viverricula
种名:indica
中名:小灵猫
描述:外形:体形比家猫略大,体重约2-4公斤。体长460-610毫米。尾多数超过体长之半。嘴吻尖突,颜面狭窄,耳囊背瓣上下缘均与耳壳边缘相延续,与大灵猫不同。足型结构与大斑灵猫近似。小灵猫在会阴部亦有囊状香腺。闭合时外观像一对肾脏。开启时,形如一个半切开的苹果。雄性比雌性的略大。囊腔内壁也有白色茸毛。但缺乏皱褶和稜嵴,仅在中央有2条浅沟和乳状突起,近后上方有一对较大的孔。肛门两侧的臭腺(肛门腺)较大灵猫发达。当受到刺激时,常有臭液泌出。毛色:基色棕灰、乳黄或褚黄色。眼眶前缘和耳后暗褐色。从耳后至肩有2条黑褐色颈纹,有的个体接近肩部时,2条颈纹间尚出现另外2条短纹夹于其间。从肩至臀通常有3-5条暗色背纹。中央3条比较清晰,外侧2条时断时续。小灵猫颈侧和喉部多数也有波形领状纹,但较窄且不太明显,华东地区的标本多半消失。体侧多有纵向排列的暗色斑。四足乌褐色,故称“乌脚狸”。颏部有一暗色颏斑。胸部暗褐色。腹部黄灰色或灰白色。尾具7-9个暗褐色环,尾环狭窄,其数目和尾端的色调因个体或产区的不同而异。体色和斑纹可因季节不同而异。冬毛体斑较模糊,体色棕黄或乳黄。夏毛(7-8月)多浅灰色调。黑褐色斑纹清晰。头骨:颅型更为狭长。脑颅窄而高,近似侧扁。在脑颅后部、枕骨之前有一个特别伸长的狭颅区。矢状嵴发达,在狭颅区顶部隆起甚高,几乎与颅顶最高点相平。额中央和鼻部凸突。眶上突较发达而尖长。听泡大而鼓胀。(头骨图30,小灵猫)牙齿:比较尖细。上裂齿原尖较大。外叶前尖更为突出,后尖较少向后外方延伸,且较锋利。上臼齿内缘呈明显的锐角,形如尖角向内的等腰三角形。下前臼齿的前尖和后尖更为尖锐突出。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省区以及台湾、海南岛、云南、四川西部和西藏东南部和南部。;
国外分布:国外见于印度,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分布图16,小灵猫)
资料来源:高耀亭等, 1987. 中国动物志 兽纲第八卷 食肉目. 北京: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Viverricula_indica.pdf
作者:高耀亭等
年代:1987
专著名称(题名、期刊名):中国动物志 兽纲 食肉目
卷期:第八卷
页:1-377
  • 物种名

    小灵猫

  • 拉丁名

    Viverricula indic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哺乳纲 Mammalia

  • 食肉目 Carnivora

  • 灵猫科 Viverr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1145

  • 描述

    小灵猫(学名:Viverricula indica)是生活在东南亚及南亚的一种麝猫;长约48~58厘米,尾长33~41厘米;全身灰黄或浅棕色,背部有棕褐色条纹,体侧有黑褐色斑点,颈部有黑褐色横行斑纹,尾部有黑棕相间的环纹。多栖息在低山的森林、阔叶林等,除了会吃老鼠、昆虫、青蛙、鸟类外,偶尔也会吃水果。这个物种多在晚上或清晨活动,白天则躲在树洞或石洞中休息。分布于中国南方、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地。小灵猫外形与大灵猫相似而较小,体重2~4千克,体长46~61厘米,比家猫略大,吻部尖,额部狭窄,四肢细短,会阴部也有囊状香腺,雄性的较大。肛门腺体比大灵猫还发达,可喷射臭液御敌。全身以棕黄色为主,唇白色,眼下、耳后棕黑色,背部有五条连续或间断的黑褐色纵纹,具不规则斑点,腹部棕灰。四脚乌黑,故又称乌脚狸。尾部有7~9个深褐色环纹。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小灵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