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大灵猫

2018年01月18日 10:10
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Mammalia
纲:哺乳纲
order:Carnivora
目:食肉目
科名:VIVERRIDAE
中文科名:灵猫科
属名:Viverra
种名:zibetha
中名:大灵猫
描述:大小与家犬相似,重约6-10公斤,体长600-800毫米。尾长约为体长的56—60%。额部相对较宽。趾行性。前足第三、四趾的爪鞘系皮瓣构成,第三趾皮瓣一对,位于爪的两侧,第四趾皮瓣一个,位于爪的外侧。趾垫均较发达,由4个不完全相连的小叶组成。前足腕垫极小,远置于掌垫的后方。后足踝垫消失。足垫的表面光滑。足垫间隙处被以短毛。鼻镜中央沟仅在鼻镜前下方的中央。很少越过鼻尖延至鼻背。大灵猫的香囊高度发达。开启的雄性香囊如梨形,囊内壁前部有一纵嵴,两侧有3-4条皱褶。后部每侧有两个深大的凹陷。内壁表面生有短茸毛。雌性香囊多呈方形(开启时),内壁正中仅有一条凹沟,两侧各有一浅凹。毛色:基色棕灰或灰白色。体斑黑褐或棕褐色。口唇淡白。额、眼周有灰白色小麻斑。耳基纯黑,耳背逐渐变褐。颈背一般黑褐色。背脊有一条纯黑色的粗硬鬣毛组成的脊鬣。有时能竖起。脊鬣一般终止于第一或第三黑尾环。有时,脊鬣两侧紧贴一条白色条纹。颈侧和喉部有3条显著的波状黑色领纹,其间夹有白色宽纹,黑白领纹异常显著。体侧斑纹变异较大,常因季节和地区不同而有个体变化。冬毛背侧斑纹模糊甚至消失。夏毛背侧斑纹明显,多为金钱斑或波形斑。腹面淡白或灰黄,无斑纹。四足黑褐色。尾有五或六黑白相间的色环。但尾环数、脊鬣的终止位置和尾基白环上窄黑线的有无,多为个体变异。头骨:头骨狭长。鼻骨背中央有一凹槽可延至眶间部。脑颅宽圆、低矮。眶后域随年龄增长而缩窄。成年时,一般窄于眶间距。矢状嵴不太发达,后部较低矮。眶上突钝圆,眼眶前缘仅及上裂齿前尖水平。颧弓粗壮。后腭孔约与P1m和P2m的间隙处相平齐。(头骨图29,大灵猫)牙齿:乳齿式:(3·1·4·0)/(3·1·4·0)=36;恒齿二式:(3·1·4·2(3))/(3·1·4·2)=40(或42)。上门齿排成半圆形,第三上门齿明显大于内侧门齿。犬齿粗壮而尖锐,略侧扁。前臼齿排列稀疏,具齿隙。第二、三上前臼齿侧扁,侧观近似三角形。上裂齿最大。原尖低圆,前尖大而尖,齿尖略斜向后方。后尖低矮并向后外方延长呈一长棱。前尖前方的齿前缘齿带内侧常有小的前附尖,上臼齿近似横置。内缘窄于外缘,内外叶之间有一很深的凹槽。下裂齿跟座特别显著。
国内分布:遍布于秦岭、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但不分布到台湾。在西藏地区,仅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藏南和藏东南河谷。;
国外分布:国外见于中南半岛,印度(东北部),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和克什米尔地区。(分布图15,大灵猫)
资料来源:高耀亭等, 1987. 中国动物志 兽纲第八卷 食肉目. 北京: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Viverra_zibetha.pdf
作者:高耀亭等
年代:1987
专著名称(题名、期刊名):中国动物志 兽纲 食肉目
卷期:第八卷
页:1-377
  • 物种名

    大灵猫

  • 拉丁名

    Viverra zibeth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哺乳纲 Mammalia

  • 食肉目 Carnivora

  • 灵猫科 Viverr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1145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大灵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