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Mammalia
纲:哺乳纲
order:Carnivora
目:食肉目
科名:MUSTELIDAE
中文科名:鼬科
属名:Vormela
种名:peregusna
中名:虎鼬
描述:一般体长约120-400毫米,体躯细长均匀,鼻吻部短缩,耳椭圆形,四肢短粗有力,脚底的趾垫和掌垫裸露,前脚爪较后脚爪长而锐利,稍弯曲。尾长约为体长之半。毛色:体背黄白,散布许多褐色或粉棕色斑纹,体后部斑纹繁密,而且颜色较深,故得“虎鼬”之称。头部自吻部到两耳间黑褐色,横过颜面部经眼上沿颊至耳下到喉部,有一条宽的白纹几成环状,但不相连。上、下唇和前额部白色;耳上生有略长的白毛,耳基部杂有少量的褐色针毛。颈背和肩部淡黄色,喉、胸、腹及四肢为黑褐色,其余均为棕白色相互混杂;尾毛蓬松;毛基的2/3棕色,毛尖端1/3处白色,使棕色的尾毛外圈显出一圈浮色。尾尖浅黑褐色。夏毛较冬毛粗硬,斑点色泽稍淡。头骨:颅形较扁宽,骨质坚厚,颅顶各骨间愈合紧密。鼻骨短缩,眶后突粗实,额部稍高,但颅顶处较平,乳突向侧面扩展,上枕骨两侧较隆起,故使枕骨部位近似方形,成体的矢状嵴显著。腭骨向后延伸,其末端钩状突与听泡前内角相连。听泡小,近似三角形,听道管较短。下颌骨的喙状突较短,末端不尖,略成帆形。(头骨图23,虎鼬)牙齿:上颌门齿呈直线排列整齐,外侧一对门齿显著较中间两枚粗大。上颌犬齿长而锐利,齿轴内缘略向内收缩;上臼齿及臼齿间排列紧密,第四上前臼齿发展成裂齿,沿中间齿峰的齿冠内缘有一小齿尖,前内缘有一圆而大的内叶,上臼齿横列,内叶较外叶长。下裂齿不甚友达。齿式为: (3·1·3·1)/(3·1·3·2)=34。量衡度(表A-49):
国内分布:虎鼬为我国北方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区的广布种,但数量比较稀少。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地区,其中包括鄂托克旗、乌审旗、杭锦旗、伊金霍洛旗,锡林郭勒盟的正白旗,乌兰察布盟的二连、西苏,陕西榆林、定边、靖边,山西北部雁门关以北,宁夏盐池,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的北部。;
资料来源:高耀亭等, 1987. 中国动物志 兽纲第八卷 食肉目. 北京: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Vormela_peregusna.pdf作者:高耀亭等
年代:1987
专著名称(题名、期刊名):中国动物志 兽纲 食肉目
卷期:第八卷
页: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