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秦岭动物物种

中华裂腹鱼

2015年06月15日 05:28
中名:中华裂腹鱼
门:脊索动物门
phylum:Chordata
纲:鱼纲
class:Pisces
目:鲤形目
order: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鲤科
英文科名:Carps
科名:Cyprinidae
亚科中名:裂腹鱼亚科
亚科名:Schizothorachinae
属名:Schizothorax
种名:sinensis
作者:Herzenstein
年代:1889
资料来源:王香亭主编 甘肃脊椎动物志 1991 甘肃科技出版社
cite1:Schizothorax sinensis Herzenstein,1889,Zool.Theil.,2(2):175(安龙寺)
原始属名:Schizothorax
模式产地:安龙寺
中文俗名:细鳞鱼
秦岭地区分布:甘肃文县、舟曲
国内分布:四川、甘肃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中国特有:True
生境:浅水杂草丛中及水质较肥的静水中
  • 物种名

    中华裂腹鱼

  • 拉丁名

    Schizothorax heckeol s.(s.)simemsis herzenstei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 鳅科 Cobit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225

  • 描述

    中华裂腹鱼鱼类,属鲤形目,鲤科。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嘉陵江上段峡谷河流。为产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是一种小型鱼类,个体小,生长缓慢,经济价值低,在渔获物中所占比例极小。食物主要是藻类和植物碎屑。摄食量较大。背鳍条3,8;臀鳍条3,5;胸鳍条1,18~20;腹鳍条1,9~10.侧线鳞91~104。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3~18,内侧22~26。下咽齿3行,2·3·5-5·3·2 。脊椎骨4+43~45。体延长,稍侧扁,背部隆起。头锥形,吻略钝,口下位,横裂或略呈弧形,下颌具锐利的角质前缘,下唇略呈新月形,表面有乳突,唇后沟连续,须2对,较发达,约等长,其长度大于眼径,前须末端到达眼球中部的下方,后须末端达到眼球后缘下方或延至前鳃盖骨,胸部自鳃峡以后有明显的细鳞。背鳍刺在16.0cm以下个体较发达,背鳍起点至吻端稍大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第1分枝鳍条相对。体背部暗灰色或青灰色,腹侧银白色,背鳍、腹鳍皆为青灰色。尾鳍红色。标准长为体高的2.0-2.3倍.为头长的3.5-4.0倍,为尾柄长的4.0-4.4倍,为尾柄高的7.8-8.2倍,为背鳍基部长的2.8-3.2倍。头长为吻长的2.5-3.0倍,为眼径的2.5-3.0倍.为眼间距的2.0-2.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1.5倍。体侧扁且高,头后背部向上隆起甚高。背部呈弧形,腹部在胸鳍以后向下凸出.身体略呈卵圆形。头小,口端位.略呈弧形。吻短,约与眼径相当,末端稍尖。口角无须。眼大,位于体侧中线上。鼻孔小。位于眼前缘上方。鳃耙短小。咽齿齿面平滑,无锯纹。背鳍外缘稍向外凸出,基部较长,其起点位于腹鳍起点稍后,最后1根不分枝鳍条较硬。胸鳍较小,末端稍尖.后伸不达腹鳍基部。腹鳍亦较小,其末端后伸几达臀鳍起点。臀鳍基部较长.外缘稍凸出,其起点约与背鳍第四根分枝鳍条相对,最后l根不分枝鳍条较硬。尾鳍叉形,上下叶等长,末端稍尖。肛门靠近腹鳍后端。侧线不完全.仅在鳃孔后上部有4-6个侧线鳞。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松潘裸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