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秦岭动物物种

瓣结鱼

2015年06月15日 04:23
中名:瓣结鱼
门:脊索动物门
phylum:Chordata
纲:鱼纲
class:Pisces
目:鲤形目
order: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鲤科
英文科名:Carps
科名:Cyprinidae
亚科中名:鲃亚科
亚科名:Barbinae
属名:Tor
种名:brevifilis
作者:Peters
年代:1880
资料来源:王香亭主编 甘肃脊椎动物志 1991 甘肃科技出版社
cite1:Barbus brevifilis Peters,1880,Mber.Akad.Wiss.Berl.:1033(香港)
原始属名:Barbus
模式产地:香港
中文俗名:沙嘴子
秦岭地区分布:甘肃文县
国内分布:甘肃文县、湖北宜昌、湖南阮江、贵州乌江、云南、海南岛、香港、广东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中国特有:True
生境:生活于清澈流水中
  • 物种名

    瓣结鱼

  • 拉丁名

    Folifer t.(f.)brevifili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 鲤科 Cyprin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225

  • 描述

    瓣结鱼(Tor (Folifer) brevifilis)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结鱼属,瓣结鱼亚属。俗称:哈司,重口,马嘴,腊巨。瓣结鱼为生活于清澈流水中的中下层鱼类,体型为流线型,头尖,鳍健,为善泳的鱼类之一。它经常在水底乱石间穿越,用喇叭形伸缩自如的大口向江底和石面上吸食,以底栖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植物的碎片和丝状藻类为食。一般3冬龄鱼始达性成熟,产卵期估计在6-7月间,成熟亲鱼要求在急流条件下进行繁殖。体细长,侧扁,尾柄细,腹部圆。头较长,吻端尖,向前突出,表面具有白色珠星状的角质小突起,在前眶骨前缘有一深裂纹和缺刻。口大,下位,呈马蹄形,前上颌骨能自由伸缩,吻皮包盖于上颌之外。上、下唇厚且稍向上卷,上唇有沟痕分成中叶和侧叶,下唇分3叶,中央有一狭长中叶,向后几乎达到口角垂直线。须2对,吻须细小,不明显,颌须略长,约为眼径的二分之一长。鳞中等大,胸部鳞片小,侧线鳞45-46。背鳍具粗状硬刺,后缘有锯齿,鳍的外缘内凹。体背部青灰或青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大部分鳞片的基部有新月形黑斑。背鳍、尾鳍暗黑,其它各鳍灰白。幼鱼体侧有一纵行黑色条纹,特别是在后半段更为明显。染色体组型:(2n):50瓣结鱼分布较广,长江上游干流及各支流、沅江、清江、珠江、闽江、澜沧江、元江及海南岛等水域均产此鱼,尤其在长江上游,产量最多,为产区的一种普通食用鱼。生长速度一般,1冬龄鱼体长19-19.5厘米;2冬龄鱼体长27.6厘米;3冬龄鱼体长33.8-34.6厘米;4冬龄鱼体长36厘米。常见个体为0.5-1公斤,最大有长至3公斤以上的。目前正在探讨在水库中加以驯化繁殖的方法。经济价值:为产区的一种普通食用鱼。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蒙古红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