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西藏毛腿沙鸡 Syrrhaptes tibetanus (Gould, 1850)

2018年01月17日 06:45
  • 物种名

    西藏毛腿沙鸡

  • 拉丁名

    Syrrhaptes tibetanu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鸟纲 Aves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燕雀科

  • 资源编码

    21131113136

  • 描述

    冼耀华:1991: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体型似毛腿沙鸡,但它的腹部白色,不具黑色或黑褐色大型块斑。 形态 (据采自青海湖的标本) 雄性成鸟 前额、眼先、颊和颏污白色,而有黑色纤细羽干纹;头侧、喉及围绕颈部的颈环橙黄色;头顶黑褐而具白色斑纹,后颈、颈侧及上胸近白色而有黑色狭小波状横斑;上背为沙棕色,具精细黑褐色虫蠹斑,覆羽、肩羽及三级飞羽灰棕色,密缀以精细的暗褐色虫蠹斑,肩羽内翈有大块次端黑斑;下背、腰及尾上覆羽灰棕色,并缀以细密暗色虫蠹斑;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及大覆羽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内翈具灰色末端,次级飞羽外翈有时有沙黄色块斑。上胸灰白而具暗褐色的横斑,下胸、腹、胁及腿覆羽近白色,后者有细小褐色横斑。中央尾羽羽色似尾上覆羽,但延长的狭小部分灰黑色,其余尾羽栗色而具黑斑,尖端白色;尾下覆羽白;腋羽黑色。 雌鸟似雄鸟,但颏、喉近白,胸部遍布暗褐色横斑,上体及覆羽和三级飞羽亦遍布黑褐色横斑,这横斑背部较粗,向后变细,中央尾羽延长部较雄鸟稍短。 虹膜褐色;嘴灰蓝色;爪暗褐色。 量衡度:(注:见图1) 冼耀华:1991:生物学描述 生态 西藏毛腿沙鸡不作长途迁徙,只冬时从高海拔地迁降到较低的地方;在西藏羌塘高原地区,夏季见于5 100米处,在阿里地区见于4 460米,多成10—20余个体的小群活动,但在普兰县岗仁布齐峰周围的戈壁滩荒漠草原上,可以见到百余只的群体。性不甚怕人,纵遭射猎,也不远飞,往往整群被杀猎。它们飞行十分敏捷,双翅扇动时发出嗖嗖声。3—4月间,可以见到它们飞临3 200米的青海湖盆地栖息,并常到湖滨喝水。与毛腿沙鸡不同,它是荒漠草原和高山草原的栖居者,其食物主要是青草、植物种子及嫩芽和昆虫等。 西藏毛腿沙鸡繁殖情况,我国尚少报道,1976年7月3日,曾在西藏普兰县4 460米处猎获一只幼鸟,体重240克,飞羽已经长出,但下体尚披雏期绒羽;同年8月16日,在羌塘高原地区5 100米处,又获一幼鸟,体重115克,上体刚脱换绒羽,飞羽及尾羽尚未完全长出,下体尚披绒羽。可见西藏毛腿沙鸡在西藏西南部地区较藏北羌塘高原较早进入繁殖期。据Baker (1928)在印度拉达克及我国西藏,它们在5月中到6月底繁殖,巢在4000—5000米的高原及山顶背风处,为一小坑,用爪挖成,大多数为裸露土坑,偶有小量干草铺垫。卵多在6月分产出,每窝3枚,呈椭圆形或长卵形,淡石板灰色,布满精细的点斑及块斑,并散缀淡紫色斑纹;30卵大小平均为49.2 ×31.9毫米。 此鸟数量较多,是重要资源鸟之一,肉味鲜美,中央尾羽可作饰品。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