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鹮嘴鹬 Ibidorhyncha struthersii Vigors, 1832

2018年01月17日 06:45
  • 物种名

    鹮嘴鹬

  • 拉丁名

    Ibidorhyncha ibidorhyncha struthersii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鸟纲 Aves

  •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 鹮嘴鹬科 Ibidorhynch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3128

  • 描述

    马鸣:2006: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头顶至眼先、颏与上喉黑色。胸具一黑色环带;颈部和前胸呈灰色,肩至尾部由灰色逐渐变为灰褐色;尾上覆羽黑色。尾羽灰褐色,外侧具黑白色斑点。胸以下纯白色。嘴细长而向下弯曲,呈朱红色。腿亦红色;足仅三趾。 形态 两性羽色相似。由额至枕、眼先、颏、上喉部均为黑色,边缘的白色从下喉向上一直延伸至头后,但并不在枕后汇合。头后、颈和上胸概呈灰色;上体及两翅内侧大都灰褐色;大覆羽、中覆羽和初级覆羽暗褐。外侧初级飞羽黑褐色,各羽内翈近端部具白斑,至内侧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基部转为纯白色。尾上覆羽近黑;尾羽灰色,中央尾羽淡棕褐具暗色波状横斑,最外一对尾羽外翈有黑白相间的横斑。胸部有一条宽阔的黑色胸带,与上胸的灰色之间另嵌有一条白色带斑。下体余部白色。通常雌性个体较大,嘴峰也比雄性长(雌性嘴峰通常大于75 mm)。在非繁殖期,前头和嘴基部周围杂白纹。 虹膜暗红色。嘴长而向下弯曲,呈朱红色、红褐色(非繁殖期)或暗褐色(亚成体)。腿红色(成体)或灰褐色(亚成体);足仅三趾,爪暗褐色。外趾与中趾之间具半蹼。 量衡度 (mm,g;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8) 272 392 69 231 115 45.2 (192—335) (370—423) (65—76) (215—240) (110—125) (42—48) ♀♀(10) 305 399 77 231 114 45.7 (275—422) (350—420) (73—81) (222—245) (105—118) (44—47) 马鸣:2006:生物学描述 中亚山地包括青藏高原特有种。栖息于开阔的高海拔河谷或山区湍急的溪流附近,多砾石。多单只或结小群活动,很少大群。在河床上觅食,以小型软体动物、甲壳类、昆虫及其幼虫等水生或陆生无脊椎动物为主,亦吃小鱼。在海拔1 700—4 400 m的区域繁殖,春季河水温度只有1—10℃,经常要在水中的卵石之下寻找猎物。求偶和领域行为包括鸣唱、头颈上下摆动、原地转圈和蹲伏动作等。营巢于河岸卵石滩中,多用五彩细石铺垫(Pierce,1986)。 据安文山(1994)在山西的方山和交城调查,6月初营巢于山谷卵石滩或山涧小溪边。通常产卵4枚。卵为浅褐色,有淡紫色斑点。雌雄共同参与孵化,孵化期22天。刚孵出的雏鸟,羽毛风干后的体重仅为6 g(n=8)。经亲鸟喂养18—20天后,方能独立觅食,但飞行能力较差。成鸟的领地行为强烈,敌手之间在地面转圈表演。复杂的行为及其河滩卵石一般的伪装色极好,取食和休息是不易被发现的。但叫声很引人注意,特别是在5月交配季节,能听到“jiu—jiu—jiu”清脆的鸣唱声。不迁徙,冬季可能到低海拔区越冬。 据郑作新等(1983)记载,鹮嘴鹬在西藏多活动于海拔3 050—3 900 m的河边沙石滩、河边草地或河心岛上。在林芝地区全年都可以见到。在拉萨河谷(Kyi Chu)有繁殖,曾在附近的类鸟巢采集到幼鸟。解剖3只鸟胃,内含物尽是甲虫和其他昆虫以及沙粒等。据安文山(1994)报道,解剖7只鸟胃,含甲壳动物(频次7)、蝗虫(7)、蝶(6)、蛾(6)、蝇(5)、蜂(4)、蚁(4)、虻(2)及沙粒(4)。 而据La Touche(1931—1934)和Meyer de Schauensee(1984)记载,在低海拔的秦皇岛附近(山海关)有繁殖记录;在中亚其分布高度通常在2 440—4 575 m之间。该鸟在河北及北京郊外被定为留鸟(寿振黄,1936;蔡其侃,1987)。而在辽宁和山西则被认为是夏候鸟(赵正阶,1999;安文山,1994;李世广等,1999)。在山西交城,每年5月9—14日出现,10月15—19日迁离,似乎有相对稳定的季节性迁徙行为。 马鸣:2006:分类讨论 亚种分化 无亚种分化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