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云南斗蟋 14520255

2018年01月16日 03:42
云南斗蟋 14520255-1
云南斗蟋 14520255-2
云南斗蟋 14520255-3
云南斗蟋 14520255-4
中名:云南斗蟋
属名:Velarifictorus
种名:yunnanensis
标本号:14520255
leiqun:昆虫类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nsecta
目:直翅目
order:Orthoptera
中文科名:蟋蟀科
科名:Gryllidae
亚科中名:蟋蟀亚科
亚科名:Gryllinae
作者:Liu&Yin
年代:1993
cite1:昆虫学研究集刊
论著版本:云南蟋蟀种类的调查
期刊卷期:昆虫学研究集刊11:85-94
分类群页码:88
论文页码:85
图版页码:89
出版时间:1993
国内分布:云南
描述:雄体中等。侧面观头顶弱倾斜;额突甚宽;触角第1节长与宽约相等;上颚正常,下颚须细长,其第3节长于第4节,第5节最长,并向端部稍扩宽,顶端斜截状,端角圆弧形;下唇须第3节向端部扩宽,明显长于第2节。前胸背板横宽,具绒毛;前缘明显凹入,具刚毛,后缘较平直;背面月牙痕清晰;侧片长大于高,下缘向后上方稍倾斜。前翅到达腹端,Sc脉具2-3分枝;斜脉2条,其基部距离甚近,其中长的1条较弯曲,短的1条较直;索脉4条,其中2条弯曲,2条较直;对角脉较长,稍弯曲;镜膜基部呈角形,端部弧形,内具1条呈直角状弯曲的横分脉;索脉与镜膜间具1条横排;端域较短,Cu1脉具3分枝,横脉排列规则。前足胫节内侧具1个小圆形的听器,外侧听器为长椭圆形。后足腿节膨大;胫节具5对背距,内端距明显长于外端距,内侧中端距最长,上端距次之,外侧中端距长于上、下端距;第1跗节背面具刺,外缘6根,内缘5根,端部每侧各具1枚大的端距,内端距明显大于外端距。肛上板较宽,中央即陷,端部平直。下生殖板兜状,端缘圆弧形。尾须细长,具较长的绒毛。生殖器如图1-8。 ♀性未知。 体深褐色。后头具6条淡黄色纵纹;复眼间具淡黄色横纹;中单眼淡黄色,中单眼与唇基间具1长三角形的淡黄色斑;颊面、,唇基和上颚皆为淡黄色,上唇淡褐色,下颚须和下唇须淡黄色。前胸背板具杂乱的淡黄色斑,侧片上半部深褐色,下半部淡黄色。前翅褐色,肩角淡黄色,侧域上半部深褐色,,下半部淡黄色。足淡黄色;后足腿节外侧具褐色的细斜纹,端部背面褐色;胫节背距和端距的关节处深褐色。腹部背面褐色,腹面黄褐色。尾须褐色。
资料来源:昆虫学研究集刊11:85-94
馆名: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标本馆:SIE
性别:♂
国家:中国
产地1:YN
采集地:云南
产地2:勐腊
产地3:境内
采集日期:1991-09-03
采集人:刘祖尧、王天齐、殷海生
标本属性:副模
pdf下载地址:14520255.pdf
  • 物种名

    云南斗蟋

  • 拉丁名

    Velarifictorus yunnanensis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直翅目 Orthoptera

  • 蟋蟀科 Gryllidae

  • 资源编码

    21131541124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