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云南斑虻 32098874

2018年01月16日 03:42
云南斑虻 32098874-1
云南斑虻 32098874-2
云南斑虻 32098874-3
云南斑虻 32098874-4
中名:云南斑虻
属名:Chrysops
种名:silvifacies
亚种名:yunnanensis
标本号:32098874
leiqun:昆虫类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nsecta
目:双翅目
order:Diptera
中文科名:虻科
科名:Tabanidae
作者:Wang
年代:1977
cite1:昆虫学报
论著版本:华南地区吸血虻类记略_双翅目_虻科_王遵明
期刊卷期:昆虫学报20(1)106-118
分类群页码:107
论文页码:106
图版页码:107
出版时间:1977
国内分布:云南
描述:雌虫体长9毫米。 头部:前额覆黄色粉被,具黑毛,高度略大于基部宽度。额胛棕黑色,两侧与眼分离,有的副模标本与眼相距甚近。颊、颜覆黄色粉被及同色毛,颜胛彼此分离。口胛不甚显著。触角较粗短,第1节黄棕色,被黑毛,第2节黄色,背缘密覆黑毛,看起来呈黑色,第3节黑色,第1、2节之和短于第3节。颚须棕黑色,覆黄毛。 胸部:盾片与小盾片黑色,覆金黄色毛。侧片具灰色粉被,并覆浓密的金黄色毛。翅横带斑外缘平直呈带状,到达翅后缘,横带斑前端色泽较深,M3室的后缘色泽浅而模糊,端斑与横带分离。足棕黑色,具黑毛,中、后足跗节基部黄棕色。平衡棒黑色,有的标本呈棕色。 腹部:第1节背板棕色,中央具两个黑斑,第2节背板浅黄色,后缘为1条窄黑带,其后各节均为黑色,第3-4节各具3个界线模糊的红黄色圆斑,第5节中央近基部具1个不甚清楚的红黄色小圆斑。腹板第1-4节均为黄色,并具浅黄色毛,末端几节黑色,覆黄灰色粉被及黄色毛。 雄虫未详。
资料来源:昆虫学报20(1)106-118
馆名: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标本馆:SIE
性别:♀
国家:中国
产地1:YN
采集地:云南
产地2:勐海
产地3:南糯山
采集日期:1957-09-28
采集人:臧令超
标本属性:正模
海拔:1200
pdf下载地址:32098874.pdf
  • 物种名

    云南斑虻

  • 拉丁名

    Chrysops silvifacies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双翅目 Diptera

  • 虻科 Tabanidae

  • 资源编码

    21131573125

  • 描述

    雄 体长3.3 mm,翅长3.7 mm。 头部金绿色,有灰白粉;额和颜密布白粉,颜与触角第3节近等宽。毛和鬃黑色;眼后鬃全黑色,后腹毛淡黄色。触角黄色,触角第3节浅黑色(基腹区黄色);触角第3节短,长为宽的1.3倍,端钝;触角芒亚背位,黑色,有明显的毛,基节长为端节的0.4倍。喙黄褐色,有黑毛;须黄褐色,有黑毛和1根黑端鬃。 胸部金绿色,有灰白粉;后侧片黄色。毛和鬃黑色;6根强背中鬃,8~9对不规则的短毛状中鬃。小盾片背面和端缘有一些短毛。前侧片有淡黄色毛,下部有1根黑鬃。足黄色;基节全黄色;跗节自基跗节末端往外暗褐色至黑色,前足第5跗节白色。足上毛和鬃黑色;前足基节5根粗和细的鬃,中后足基节各有1根外鬃;中后足腿节各有1根端前鬃。前足胫节有1根前背鬃和2根后背鬃,末端有2根鬃;中足胫节有3根前背鬃、2根后背鬃和1根前腹鬃,末端有4根鬃;后足胫节有2根前背鬃、3~4根后背鬃和4根前腹鬃,末端有3根鬃。后足基跗节基部有1根腹鬃。足胫节和各跗节相对长度比 前足 2.2 : 1.1 : 0.6 : 0.5 : 0.25 : 0.25;中足 3.0 : 1.5 : 0.8 : 0.6 : 0.45 : 0.3;后足3.3 : 1.1 : 1.25 : 0.7 : 0.5 : 0.3。翅透明;脉浅黑色,R4+5与M端部会聚;CuAx值0.55。腋瓣黄色,有黑毛。平衡棒黄色,球部浅黑色。 腹部金绿色,有灰白粉;第1~2背板黄褐色,第2背板有黑色三角形中斑,第3背板侧缘黄褐色;第1~3腹板黄色;雄性外生殖器黄褐色,尾须褐色。毛和鬃黑色;腹面有淡色毛。雄性外生殖器:第九背板窄的侧叶有一些长端毛;尾须弯的长带状,有长毛;下生殖板不规则的分枝。 雌 未知。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云南虻 32098977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