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pestes javanicus Geoffroy Saint-Hilaire, 1818
SMALL INDIAN MONGOOSE
鉴别特征:头体长250-370;尾长240-270;后足长50-65;耳长12-27;颅全长66-77;体重0.6-1.2kg。红颊獴是亚洲最小的獴类。体型小而纤细;背部、四肢和尾都是淡棕灰色;腹部栗色。可以体型和头骨大小与食蟹獴区别。尾长几乎等于头体长;没有明显的尾尖。头骨窄,短吻;眶后缢痕小于眶后缢痕;眶后突通常形成一个眶后环;翼骨的钩突向后延伸到下颌窝后突;P3有舌尖;上门齿在一条线上;齿列宽小于25mm;M1宽度小于7mm。齿式:3.1.4.2/3.1.4.2=40。
分布: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延伸到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缅甸、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和越南,并且被广泛引入到很多地方。中国有2亚种:1) H. j. auropunctatus Hodgson, 1836;云南西部(包括birmanicus Thomas, 1886;nepalensis Gray, 1837);2) H. j. rubrifrons J. A. Allen, 1909;广东、广西、海南。
生态和习性:常见于干旱森林、草地和次生灌丛森林;也见于人类居住地和农业区。挖洞并居住在地洞、灌木篱墙、灌木丛、树丛以及农田中。许多野外研究发现它们是食虫性的,但也机会地捕食小型脊椎动物。一项对食物数量和类型的野外早期研究在特立尼达岛进行。在该研究中,它们的食物多数是机会地获得的。对180只个体胃容物检测显示(以出现频率多少为序)有蝗虫、甲虫、蜘蛛、其他各类昆虫、啮齿类、鸟类、蛇类、蜥蜴、蛙类、蜈蚣、鱼类和果实。昼行性。与通常认识不同的是,獴对蛇毒没有免疫;而是凭借它们的技巧、灵敏度和厚密的皮毛而避免被咬伤。然而,红颊獴对眼镜蛇毒有高度抵抗力。它们易被驯化并当作宠物,也是家中害兽的天敌。它们居住在在草丛、灌丛和农田挖掘的洞穴中。它们是小心谨慎的昼行性动物,一般躲藏在植被覆盖处。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妊娠期50天,平均每胎2~6仔。通常每年一胎,6~12个月性成熟。
保护现状:China RL - VU A1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