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Neomysis awatschensis

2017年02月13日 10:36
phylum:Arthropoda
门:节肢动物门
class:Malacostraca
纲:软甲纲
order:Mysida
目:糠虾目
科名:Mysidae
中文科名:糠虾科
属名:Neomysis
种名:awatschensis
描述:体长6.0mm。

图78 黑褐新糠虾 Neomysis awastschensis (Brandt,1851)
1.雄性头部背面2.雌性头部背面3.第2触角4.上唇5.第3胸肢内肢6.第8胸肢内肢7.雄性第4腹肢8.尾肢9.尾肢内肢。
体较粗壮,表面光滑,具显著的棕褐色色素细胞,体呈褐色。
头胸甲前缘为三角形的额板,末端钝尖,伸至第1触角柄第1节基部附近,侧缘稍覆盖眼柄的基部。头胸甲前侧角尖。
眼大,粗短,长约为宽的
,角膜肾形,约占全眼长的1/2,稍宽于柄部,眼柄的背面具褐色斑。
第1触角柄粗短,第1节稍长或略短于第3节,第2节略呈三角形,外缘极短,末缘斜向内前方,内缘长,其长约为第3节的1/2。雄性第1触角柄第3节的末端雄性突起很长,长指状,末端稍尖,显著长于第3节。第2触角鳞片长约为宽的7—8倍,柄较短,一般不超过鳞片的中部。上唇长大于宽,前缘具突出的中央刺。
第3—8胸肢内肢掌节由3—5小节构成。雄性第4腹肢末端伸至尾节中部附近,外肢基节约为末节的
,内肢长的3倍,末端带小刺的刚毛稍短或略等于末节长度。
尾节宽短,略呈三角形,长约为基部宽的
倍,末端甚宽,端宽约为基部宽的1/5。侧缘全部具刺,约16—22个,排列均匀,末部刺较基部刺稍大末缘平截,具2对端刺,中央1对较小,外侧1对显著粗大。
尾肢内肢稍超过尾节末部长刺,内缘腹面从平衡囊到中部后方约具16—36个尖刺,基部刺较小,向后方逐渐增大。
尾肢外肢很长,约为内肢长的

我们的标本与Ii(1964)的描述的区别是:我们的标本额板稍钝胸肢内肢掌节的数目也较少雄性第4腹肢外肢末节的长度稍长或略等于末端带小刺的刚毛尾节长约为基部宽的
尾肢内肢内缘在平衡囊附近的刺数也较少,一般14—21个左右。
标本采集地 雌雄两性标本共18735个,辽宁:大东沟,庄河,皮口,大连(车家村),菊花岛河北:塘沽(三块板),黄骅(南大港)山东:烟台(西沙旺),威海(羊亭),荣城(朝阳港、宋埠咀),乳山(秦家庄),海阳(南庄),即墨(北芦),青岛(阴岛、红石石崖、女姑口、沧口、沙子口),胶南(薛家岛、黄岛、肖家贡、王家滩、小场),日照(石臼所、涛雒)江苏:赣榆(下口),连云港(墟沟、小板桥、大板桥)。采集时间自1952年8月3日至1985年9月23日。21♂♂,42♀♀,东海:53-033,1953年4月20日采自浙江舟山六横岛530♂♂,282♀♀,130 幼,572-084b,1957年1月20日采自浙江朱家尖1♂,862-1b,1986年3月9日采自宁波北仑港100♂♂,45♀♀,65幼,57F-197,1957年7月30日采自福建高殿大量雌雄标本采自南海北部广东陆丰、达濠和淡水沿岸,1975年9月采。常栖于半咸水及低盐水域,也出现于高盐池中,对温度和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既能在低温低盐水域,又可在高温高盐环境中生活,本种为广温广盐沿岸性种。

国内分布:中国。本种在我国自渤海、黄海至南海广东沿岸水域都有分布。
国外分布:白令海、前苏联(堪察加半岛)、日本
资料来源:刘瑞玉、王绍武, 2000. 中国动物志 节肢动物门 甲壳动物亚门 糠虾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Neomysis_awatschensis.pdf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小耳湍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