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黄褐奥盲蝽

2017年02月13日 08:31
phylum:Arthropoda
门:节肢动物门
class:Insecta
纲:昆虫纲
order:Hemiptera
目:半翅目
科名:Miridae
中文科名:盲蝽科
属名:Orthops
种名:ferrugineus
中名:黄褐奥盲蝽
描述:雄虫体长形,两侧平行,雌虫长卵形,雄明显长于雌,前翅长在体长中的比例明显加太黄褐至锈红色略具光泽。 头垂直,黄褐、红色或深褐色,额每侧具5条平行的浅横棱,毛被稀疏且长头黄褐、红褐,或多或少具红色色泽唇基为深褐至黑色头顶两侧各有一黄褐长斑,明显或隐约雄虫头顶与头的宽度比为0.38,雌虫为0.40~0.41后缘嵴完整且明显上颚片、下颚片、小颊及颊常部分或全部为红褐至黑色。触角深褐色有时第Ⅰ节黄褐,仅腹面深褐,其余各节黑褐色,仅第Ⅱ节近基部色略浅。喙伸达中足基节。
前胸背板黄褐至红褐色,雄虫有时为灰黄色雄虫胝区及其周围黑褐色,有时整个前胸背板端部1/3黑褐至黑色雌虫胝前及前胸背板中央后缘色略深领黄白色盘域刻点较深大且密,毛半直立。小盾片黄白色,偶为浅红褐色,基部中央有一黑褐色斑,雄虫的斑有时极大,几占据整个小盾片,雌虫斑往往极小具细横皱。半鞘翅同体色,缘片外缘黑褐色楔片内缘常为红色,雄虫楔片长约为其基部宽的2.1倍,雌虫为1.7倍膜片烟褐色。
胸部腹面黑色,臭腺蒸发域及臭腺沟缘黄白色腹部腹板黄褐色,具较强光泽,侧缘及中央常有浅红至褐色的纵带。足黄褐色,股节端部1/3~1/2常为浅红褐至浅褐色胫节刺深褐。
左阳基侧突感觉叶膨大端突末端钩状。右阳基侧突感觉叶较发达端突爪状,细长缓弯,端尖。阳茎端具锯齿缘的片状骨片大形,弯曲针突细尖,略弯,长约为片状骨片之半导精管细长筒形,次生生殖孔较小。
量度(mm):体长(♂)6~7.2,(♀)5~5.3,宽1.96~2.45。头长0.28~0.45,宽0.85~0.91,头顶宽(♂)0.34,(♀)0.42。触角各节长0.39~0.44∶1.16~1.49∶0.58~0.69∶0.46~0.54。前胸背板长0.83~0.94,后缘宽1.40~1.79。革片长2 .16~2.70,楔片长0.85~1.27。

国内分布:中国其他记录:甘肃南部(Schwartz&Kerzhner,1996)。分布:湖北、四川、甘肃、西藏。
资料来源:郑乐怡 吕楠 刘国卿 许兵红, 2004.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三十三卷 半翅目 盲蝽科 盲蝽亚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Orthops_ferrugineus.pdf
  • 物种名

    黄褐奥盲蝽

  • 拉丁名

    Orthops ferrugineus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半翅目 Hemiptera

  • 盲蝽科 Miridae

  • 资源编码

    21131559131

  • 描述

    雄虫体长形,两侧平行,雌虫长卵形, 雄明显长于雌,前翅长在体长中的比例明显加大;黄褐至锈红色;略具光泽。头垂直,黄褐、红色或深褐色,额每侧具5条平行的浅横棱,毛被稀疏且长;头黄褐、红褐,均或多或少具红色色泽,中叶为深褐至黑色;头顶两侧各有一黄褐长斑,明显或隐约,但可以看出;雄虫头顶与头的宽度比为0.38,雌虫为 0.40-0.41;后缘基脊完整且明显;侧叶、下颚片、小颊及颊常部分或全部为红褐至黑色。触角深褐色;有时第I节黄褐,仅腹面深褐,其余各节黑褐色,仅第II节近基部色略浅。喙黄褐色,末节黑褐,刚及中足基节。 领黄白色;前胸背板黄褐至红褐色,雄虫有时为灰黄色;雄虫胝区及其周围黑褐色,有时整个前胸背板端部1/3黑褐至黑色;雌虫胝前及前胸背板中央后缘色略深;刻点较深大且密,毛半直立。小盾片黄白色,偶为浅红褐色,基部中央有一黑褐色斑,雄虫的斑有时极大,几占据整个小盾片,雌虫者往往极小;具细横皱。前翅革质部分同体色,缘片前缘黑褐色;楔片内缘常为红色,雄虫楔片长约为其基部宽的2.1倍,雌虫为1.7倍;膜片烟褐色。 胸部腹面黑色,臭腺蒸发域及臭腺沟缘黄白色;腹部腹板黄褐色,具较强光泽,侧缘及中央常有褐色纵带,侧缘者常为浅红色。足黄褐色,股节端部1/3-1/2常为浅红褐至浅褐色;胫节刺深褐。 左阳基侧突:感觉叶膨大;端突末端钩状。右阳基侧突:感觉叶较发达;端突爪状,细长,缓弯,端尖。阳茎端:具锯齿缘的片状骨片大形,弯曲;针突细尖,略弯,长约为片状骨片之半;导精管细长筒形,次生生殖孔较小。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海南绒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