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海陆蛙

2017年02月13日 08:09
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Amphibia
纲:两栖纲
order:Anura
目:无尾目
科名:Dicroglossidae
中文科名:叉舌蛙科
属名:Fejervarya
种名:cancrivora
中名:海陆蛙
描述:形态 依据海南(19雄、14雌及蝌蚪)标本。
   成体:雄蛙体长60mm.雌蛙体长78mm左右,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423。头长等于或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尖,吻棱圆,不很明显,颊部向外倾斜而宽鼻孔略近吻端眼间距窄,约为上眼睑的2/3,与眼径相等两眼前角之间有-白痣粒鼓膜大而明显,鼓膜至眼后角的距离为鼓膜直径的3/4或相等犁骨齿很强,始自内鼻孔侧前缘,向后中线斜行但不相遇,呈“”形下颌前端无齿突舌后端缺刻深。
前肢较短指端钝圆,指长顺序3、1、4、2,第一、第三指几乎等长关节下瘤明显有掌突但不甚明显。后肢粗壮而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前达眼后或鼓膜,左、右跟部相重叠或相遇,胫长小于体长之半趾末端钝尖趾间全蹼,但缺刻较深,第四趾及第二、第三趾内侧之蹼不达趾端,第二、第三趾外侧以缘膜达趾端,第五趾游离侧缘膜发达关节下瘤比指上的小内蹠突长而侧扁,有游离刃,其大小为它的远端到趾末端距离的-半,无外蹠突有跗褶。
背面皮肤较粗糙从上眼睑后方向背侧有-纵行不连续的肤棱,其间和体侧有长短不一的肤棱4-8条,在肤棱上有小白刺粒,-条明显的颞褶从眼后角经过鼓膜上方,向下弯至肩部上唇后部有-条肤棱向下到口角后几乎与颞褶相遇背后部、肛周围、后肢背面散有细小疣粒。腹面皮肤光滑。
生活时颜色变异较大,深浅有所不同,-般背面褐黄色,背面及体侧有黑褐色斑纹,上、下唇缘有6-8条深色纵纹两眼间有“”形斑,在背面肩部之间“W”形斑明显,后面还有-个或明或暗的“”形斑少数标本从吻至肛上方有-条宽窄不一的黄白色脊线前臂及股、胫部各有3-4条深色横纹,胫部横纹在内侧明显雄蛙咽喉部两侧为黑灰色,雌蛙咽喉部为细网状斑纹,少数雌蛙和次成体咽喉部无斑纹或不明显。腹面为浅黄白色。液浸标本斑纹仍然可见。
第二性征:雄蛙体型略小前肢较粗壮,第一指上黄白色婚垫很发达有-对咽侧下外声囊(该部皮肤深色)有雄性线。
   蝌蚪:10月4日在文昌建华山的路上水洼内采到23个后肢长4.7mm左右的蝌蚪,头部窄,吻端较尖,腹部宽大,头体略成三角形第33-35期的蝌蚪后肢长4.7mm,全长34mm,头体长14.0mm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5倍,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424尾鳍弱,末端尖。口小,唇齿式为Ⅰ∶i+1/Ⅲ,下唇齿内面两排几乎等长,外排略短于内面两排,外面两排相隔很近口角及下唇两侧的唇乳突两排,小而密,下唇中央缺乳突角质颌强。在眼后及其腹面距口后2.5mm处有-横的凹痕出水孔在体左侧斜向后上方肛孔开口于尾基右侧。
国内分布:台湾(台北、新竹、台南、花莲)?澳门、海南(海口、文昌、琼山、陵水)、广西(北海、防城、合浦)
国外分布: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亚向西至帝汶。本种被引进到菲律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Frost,2004)。
资料来源:费梁 胡淑琴 叶昌媛 黄永昭等, 2009.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 (下卷) 无尾目 蛙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Fejervarya_cancrivora.pdf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蒙古榆枯叶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