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Annelida
门:环节动物门
class:Polychaeta
纲:多毛纲
order:Nereidida
目:沙蚕目
科名:Nereididae
中文科名:沙蚕科
属名:Pseudonereis
种名:gallapagensis
中名:伪沙蚕
描述:标本采集地 海南(新村、三亚),台湾(台东、台北、基隆、宜兰等)。栖于浪击带的活珊瑚间,有时在海藻和牡蛎间亦可采到。是潮间带的习见种。
形态特征 大标本体长30 mm,体宽(含疣足)2 mm,具80个刚节。
活标本青灰色。酒精标本深褐色具蓝色闪光,体后部疣足上背舌叶腹缘具腺体的色斑。
口前叶似梨形。触手很小,触角大、基节为灯泡状、端节小球形。2对眼呈矩形排列于口前叶中后部。触须4对,最长者后伸可达第4刚节。
吻各区具颚齿,颚齿在各区上的数目、形态和排列为:I区1个圆锥状颚齿,Ⅱ区3—5排圆锥状颚齿密集排成梳形,Ⅲ区4排圆锥状颚齿密集排成梳形,Ⅳ区约7—9排圆锥状颚齿密集排成斜梳形,V区1个圆锥状颚齿,Ⅵ区1个扁棒状颚齿,Ⅶ、Ⅷ区一排扁锥状和圆锥状颚齿交互排列。吻端大颚具5—8个侧齿(图119 A—B)。
除前2对疣足单叶型外,余皆为双叶型。体前部双叶型疣足,背须长末端尖细,上下背舌叶和腹舌叶均为指状且末端钝圆、以下背舌叶最大,腹刚叶与下背舌叶等大,腹须短。体中部双叶型疣足,上背舌叶明显变大,背须位于上背舌叶的顶部,下背舌叶末端稍尖,腹刚叶宽大,腹舌叶小指状,短的腹须位于疣足腹叶的基部。体后部疣足(形状为本种的主要鉴征),上背舌叶延长、背须位其顶端且宽度相等(上背舌叶与背须似无明显界线),上背舌叶腹缘具腺体的色斑,下背舌叶小、钝锥状,腹刚叶钝圆,腹舌叶钝指状,腹须短于腹舌叶(图119 C)。
疣足背刚毛皆为复型等齿刺状,端片短且一侧具粗锯齿(图119 E)。疣足的腹刚毛,在腹足刺上方为复型等齿刺状和异齿镰刀形,在腹足刺下方为复型异齿刺状(图119 F)和端片一侧具9个粗锯齿的异齿镰刀形(图119 D)。
国内分布:为热带、亚热带种。分布于南海
国外分布:日本,越南,泰国,印度洋的印度、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南非(好望角),大西洋的喀麦隆、巴西,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秘鲁、智利、巴拿马、夏威夷群岛、马绍尔群岛、萨摩亚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
资料来源:孙瑞平、杨德渐, 2004.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三十三卷 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二) 沙蚕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Pseudonereis_gallapagensi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