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Amphibia
纲:两栖纲
order:Caudata
目:有尾目
科名:Hynobiidae
中文科名:小鲵科
属名:Hynobius
种名:yunanicus
描述:鉴别特征 犁骨齿列短,呈“⌒⌒”形,泪骨不入眼眶,不入外鼻孔有弱的唇褶,
尾鳍褶较高体背面深褐色,满布针尖大小白色星斑。
形态 依据原始文献(河南商城:4雄、4雌)描述。
成体:雄鲵全长124.7~145.5mm,雌鲵119.7~156.1mm头体长明显大于尾长头
部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鼻孔近吻端,鼻间距小于眼间距唇褶不发达较弱,
口角达眼后角的后下方颈褶明显,眼后有一纵沟在口角上方向下弯曲达颈褶,口角后
方有一隆起达颈褶。犁骨齿列呈“\∕”形,外枝短于内枝,外枝3~4齿不达眼中部,
内枝4~7齿,每侧共有齿7~11枚左右,左右内枝齿不相连,其间距0.38~0.64mm。舌椭
圆形,前后端连于口腔底部。
躯干部圆柱形头后至背部尾鳍褶起始处有一浅脊沟肋沟13条,四肢短弱,前肢
明显短于后肢前肢向前伸时,指末端不达眼后角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不接
触,相距约2~3个肋沟指长顺序为2、3、4、1,第二、三指几等长,个别标本第三指
长于第二指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第三、四趾几等长,个别者第四趾
长于第三趾掌、蹠部无角质鞘,指、趾略扁平,末端钝圆,且覆以一层很薄的深褐色
角质层,其间均无蹼有掌突,蹠突显或不显尾基部圆柱形,向后逐渐侧偏,尾鳍褶
起自尾基后,背鳍褶逐渐增高,腹鳍褶不显肛孔纵裂。
生活时体背面深褐色,背部、四肢满布针尖大、小的白色星斑(解剖镜下观察白斑呈
梅花状),尾部星斑较少。体腹面灰褐色,斑少,夜晚通体变为银白色,一旦置于光下,
体色逐渐恢复为灰褐色。
头骨:头骨骨化程度较弱,上颌骨向外后方倾斜,头骨前后几等宽,即左右上颌骨
间距与方骨外侧间距几相等或前部略窄犁骨齿列较短,呈两短弧形,略向内倾斜,内
端起自犁腭骨内侧后端前颌骨和鼻骨之间无囟门泪骨位于鼻骨、上颌骨和前额骨之
间,不入眼眶和外鼻孔鳞骨内侧突起明显,略呈“T”形上颌骨与翼骨相距远,彼
此以韧带相接。
国内分布:目前仅见于河南的商城县。
资料来源:费梁、胡淑琴、叶昌媛、黄永昭等, 2006.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上卷) 总论 蚓螈目 有尾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Hynobius_yunanicu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