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Pisces
纲:鱼纲
order:Clupeiformes
目:鲱形目
科名:Engraulidae
中文科名:鳀科
属名:Stolephorus
种名:heterolobus
中名:尖吻小公鱼
描述:
形态 测量标本10尾,采自广东闸坡、海南三亚。体长62—72mm。
背鳍13—14臀鳍19胸鳍13—14腹鳍7。纵列鳞41—43横列鳞8—9。
体长为体高的5.25—5.78倍,为头长的3.76—4.1倍。头长为吻长的4.26—5.26倍,为眼径的4.0—4.4倍,为眼间隔的4.25—4.83倍。
体长柱形,微侧扁。腹部有骨刺。头较长。吻很突出,呈钝圆形。眼大,位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近。眼间隔较宽,中间有细棱。鼻孔很显著。口大。口裂近于水平。上颌前端很突出。上颌的末端尖,向后伸到前鳃的后下缘。上下颌和腭骨有细小的齿。鳃盖薄。鳃孔大。假鳃发达。鳃耙细硬,20—22+22—25。鳃盖膜彼此微相连,并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2—13。肛门靠近臀鳍。
体被小而脱落的圆鳞。鳞片前缘的中间呈桃尖形。前部有数条辐射线,中部和后部有4—6条横沟线。腹鳍前的腹缘上有4—6个棱棘。沿尾鳍的中部有2群细鳞排列成上、下两叶。无侧线鳞。
背鳍始于腹鳍基的后上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稍近。臀鳍刚刚始于背鳍最后鳍条的后下方。胸鳍侧下位,其长约等于眼径后缘到鳃盖后缘的长。腹鳍较眼径为长,起点位于胸鳍基和臀鳍起点之间。尾鳍深叉形。
体白色。体侧中部有一条银白色的纵带。尾鳍边缘有斑点。
一般体长60—65mm,长者约达90mm (Weber et Beaufort,1913)。生活于近海。为南海近岸产量较多的一种经济鱼类。通常干制后运往内地或远销东南亚一带。
国内分布:北起澎湖,南至三亚
国外分布:西起红海,东至澳大利亚,北至中国澎湖的广大印度-西太平洋海域。
资料来源:张世义, 2001.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鲟形目 海鲢目 鲱形目 鼠鱚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Stolephorus_heterolobu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