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多齿沙蚕

2017年02月11日 06:48
phylum:Annelida
门:环节动物门
class:Polychaeta
纲:多毛纲
order:Nereidida
目:沙蚕目
科名:Nereididae
中文科名:沙蚕科
属名:Nereis
种名:multignatha
中名:多齿沙蚕
描述:标本采集地 山东青岛(汇泉、大港、黄岛)、烟台(烟台山)、威海,浙江洞头、平阳、瑞安、苍南、大陈岛,广西白龙尾,渤海(水深30 m),黄海(水深29—43 m),东海(水深99—115 m)。栖于潮间带岩岸中区和下区的牡蛎和海藻丛中,潮下带马尾藻和大叶藻丛、贻贝养殖绳及广西白龙尾珍珠贝养殖架的周丛生物间。同栖的动物有:褶牡蛎Alectryonella Plicatula (Greelin)、绿巧言虫Eulalia viridis (Linnaeus)、雾海鳞虫 Halosydna nebulosa (Grube)、干岛模裂虫Typosyllis adamantens kurilensis (Chle- bovitsch)、杂色模裂虫 Typosyllis variegata (Grube)和独齿围沙蚕Perinereis cultifera (Grube)等。

A.体前端背面观(吻翻出)B.第4对疣足前面观C.雄性变形疣足前面观D.雌性变形疣足前面观 E.桨状刚毛F.卵。
形态特征 大标本体长120 mm,体宽(含疣足)10 mm,具101个刚节。
活标本为绿褐色或褐色。酒精标本颜色较浅。
口前叶宽扁,触手指状、长为口前叶的2/3,2对眼呈矩形排列。围口节触须4对,最长者后伸可达第2—3刚节。
吻除V区外皆具圆锥形颚齿,颚齿在各区的数目和排列如下:I区1—3个纵列, Ⅱ区20—25个成2—3斜排,Ⅲ区20—24个大小不等的颚齿排成一横带,Ⅳ区25—28个成三角形堆,Ⅵ区一般7—10个、有的可多达19个成1堆,Ⅶ、Ⅷ区颚齿密集成横带(近颚环处第一排稍大,其后多排密集且愈往下愈小)。吻端大颚具侧齿(图70 A— B)。
除前2对疣足单叶型外,余皆为双叶型。单叶型疣足,背腹须均为指状,背腹舌叶近等长且为钝圆锥形(图70 C)。体前部双叶型疣足(约第15对),背腹须变长,背腹舌叶末端钝圆(图70 D)。体中部和体后部疣足,背腹舌叶为指状突起,腹刚叶圆锥形,腹须短、为背须长的1/3(图70 E)。
前部疣足背的刚毛均为复型等齿刺状(图70 F),至体中后部被2—3根端片短为深黄色,一侧具小齿的复型等齿镰刀形刚毛替代(图70 H)。腹刚毛,在腹足刺上方者为复型等齿刺状和异齿镰刀形(图70 I),下方者为复型异齿刺状(图70 G)和异齿镰刀形。
异沙蚕体1963年10月8日(水温20℃),在青岛栈桥附近用浮游生物网拖到一雄虫。1974年8月10日(水温24℃),在青岛大港五号码头贻贝养殖绳上周丛生物间,采到一条尚未浮游的雌性异沙蚕体。
眼变大具白色晶体、成矩形排列于口前叶中部,触角大呈保龄球形(图71 A)。
躯干部可分为2区:体前区雄性16(雌性17)个刚节,除前7(5)对背须和前5(4)对腹须变粗外,其他部分与正常个体近同变形区34(33)个刚节,仅雄性疣足背须背侧具一个乳突,雌体内充满卵,雄性背腹刚毛均为桨状,雌性除桨状刚毛外、还具一根复型等齿镰刀形背刚毛和几根刺状和镰刀形刚毛。雄性肛节扩大无乳突(图71B—F)。

国内分布:分布于黄海至南海
国外分布:韩国西海岸,日本沿海从北海道至九州。
资料来源:孙瑞平、杨德渐, 2004.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三十三卷 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二) 沙蚕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Nereis_multignatha.pdf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鼬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