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Annelida
门:环节动物门
class:Polychaeta
纲:多毛纲
order:Nereidida
目:沙蚕目
科名:Nereididae
中文科名:沙蚕科
属名:Platynereis
种名:dumerilii
中名:杜氏阔沙蚕
描述:标本采集地 广西企沙,广东澳头,海南海口、新盈、新村和三亚,南海西沙群岛(金银岛和东岛),台湾(台北石门、宜兰)。潮间带、浅海(据报道可分布至水深4680—4850 m的海底)。
在潮间带栖于岩岸中下区的泥砂内、石块空隙里,珍珠贝上的周丛生物和珊瑚礁平台的海藻群落间。同栖的有苔藓虫、海绵和海鞘等。在海南,于10月可采到性成熟的异沙蚕体。
形态特征 标本体长30 mm,体宽(含疣足)3 mm,具78个刚节。
生活时具闪烁的浅绿色珠光,体背面具橘红色斑点,幼小个体几乎白色透明。酒精标本体背面和疣足舌叶具咖啡色色斑。
口前叶似倒置的心形(后缘中央具凹陷),2对眼(具晶体)呈矩形排列于口前叶中后部。触手和触角近等长。围口节触须4对,最长者后伸可达第8—10刚节(图125 A)。
吻具梳棒状颚齿。梳棒状颚齿在吻各区的数目和排列为:I、Ⅱ、V区无,Ⅲ区排成3个间断的横排,Ⅳ区3—5个成中间稍间断的横排,Ⅵ区2—3个弯曲的排,Ⅶ、Ⅷ区5—7排、每排2个。吻端大颚具5个侧齿(图125 A—C)。
仅前2对疣足为单叶型。前几对双叶型疣足较小,随后疣足变粗大,背腹须为细指状、远长于圆锥形的背腹舌叶。第15对疣足的下背舌叶稍宽(图125 D)。体中部疣足,上背舌叶变长为三角形、且长于粗指状的下背舌叶(图125 E)。体后部疣足,上背舌叶变细长(图125 F)。
第14—20对疣足的背刚毛均为复型等齿刺状(图125 H),其后的疣足背刚叶还具1—2根黄褐色或咖啡色、端片弯曲的复型等齿镰刀形刚毛(图125 J)。腹刚毛为复型异齿刺状(图125 I)和异齿镰刀形(图125 K—L)。自体中部以后,刚毛数大大减少。足刺的颜色,在体前部和体中部者为棕黑色,至体后部变浅。
异沙蚕体 标本采白海南新村潮间带(1962年10月3日,1条雌虫,体长30 mm,体宽3 mm,具38刚节),体内和疣足叶内均充满卵,但尚未见游泳刚毛。
眼稍变大,具白色晶体。体前部和体后部疣足变化不显著。体中部的变形疣足,腹须基部两侧膨大,前腹刚叶变长,充满卵(图125 M)。
A.体前部背面观(吻翻出)B.吻背面观C.吻腹面观D.第15对疣足前面观E.体中部疣足后面观F.体后部疣足前面观G复型异齿镰刀形刚毛H复型等齿刺状刚毛I复型异齿刺状刚毛J.复型等齿镰刀形刚毛K—L.复型异齿镰刀形腹刚毛M.雌性异沙蚕体变形疣足前面观。
Pettibone(1963)和Hrtmann-Schr◇der(1971)曾报道其雄性异沙蚕体。
国内分布:为热带、亚热带分布较广的暖水种。分布于东海、南海
国外分布:日本,韩国,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资料来源:孙瑞平、杨德渐, 2004.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三十三卷 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二) 沙蚕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Platynereis_dumerilii.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