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Reptilia
纲:爬行纲
order:Squamata
科名:Scincidae
属名:Asymblepharus
种名:alaicus
描述:鉴别特征 头体长可达65mm,上睫鳞不连续(前上睫鳞1—3枚,以2枚居多),由增大的3—5枚鳞片构成发达的上眼睑“遮阳板”介于其间环体中段一周有鳞片24—30行体背有4纵行。
形态 依据VK Eremtschenko与NN Szczerbak (1986)对我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孜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共551号标本的描述。
头体长雄性40.5—52.0(平均46.0±0.20)mm,雌性40—64.8(平均51.9±0.27)mm尾长雄性46.0-61.2(平均54.0±0.55)mm,雌性46.0—70.5(平均55.72± 0.45) mm。
吻鳞以短的鳞沟与额鼻鳞相切眶上鳞3枚(极少为1或2枚,仅占0.55%),其中2枚内切额鳞外切上眼睑“遮阳板”额顶鳞2枚顶间鳞1枚,其大小与一枚额顶鳞相当或略小顶鳞1对在顶间鳞之后以短的鳞沟彼此相切前颞鳞2枚(0.5%为3枚)耳孔前缘有1—5(通常为3—4)枚锯齿状小鳞。
颈部一周有鳞片雄性26—32(平均28.67±0.11)枚,雌性26—33(平均28.45±0.07)枚环体中段一周有鳞片雄性24—30(平均26.53±0.09)枚,雌性24—30(平均26.3±0.06)枚腹鳞一纵行有鳞片雄性34—50(平均42.83±0.22)枚,雌性38—53(平均45.28±0.15)枚第Ⅳ趾趾下瓣雄性15—21(平均17.81±0.10)个,雌性15—23(平均17.86±0.07)个前面的上睫鳞1—3枚,以2枚为最多上眼睑“遮阳板”鳞片1—6枚,以3或4枚为主眼正下方上唇鳞的前方有上唇鳞4(92%)或5枚。前额鳞1对,其与额鳞及额鼻鳞的关系为:被额鳞前角楔人其间的占65%,彼此仅以一点相切的占13.7%,彼此相切甚多而将额鳞与额鼻鳞分开的占21.3 %。中央颞鳞有两种类型:较小的圆形,上端游离者占70%,较大的梯形,后上方略圆,被顶鳞下缘压住者占30%。鼻鳞有两种类型:完整的占75.7%,有一半鳞沟的占24.3%。泄殖肛孔前方有2枚大鳞尾下方被覆一列较宽的鳞片。
身体背面的基色棕黄带有橄榄色、青铜色或浅绿色色调。背部斑纹有三种类型:A型——圆点斑,占被研究标本的16.0% , B型——横斑,占60.5%, C——纵纹,占23.5%。自鼻孔经眼到体侧有一条散有浅色小点的棕色宽带纹,其上缘镶以白色细线纹。身体腹面带白色尾部浅灰色或淡青色。成年雄性于3月末到9月躯尾腹面呈鲜明橘红色或砖红色成年雌性则呈白色或淡玫瑰色调。此外,有17.5%的雌性身体腹面具有与雄性相似的色调。年幼个体背面色斑与成体类似,但腹面带白色,而尾部(特别是当年的幼体)呈灰天青色、淡蓝色或蓝褐色。
国内分布:分布于天山山系及帕米尔—阿赖山系,包括吉尔吉斯斯坦、乌孜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东南隅。以上大部分地区都与我国新疆西部边界邻接,故我国新疆西缘山区很可能有分布。目前在我国有确切分布的记录为伊宁市,标本保存于基辅乌克兰科学院。
资料来源:赵尔宓 赵肯堂 周开亚 等, 1999. 中国动物志 爬行纲 第二卷 有鳞目 蜥蜴亚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Asymblepharus_alaicu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