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Pisces
纲:鱼纲
order:Cypriniformes
目:鲤形目
科名:Cyprinidae
中文科名:鲤科
属名:Placocheilus
种名:caudofasciatus
中名:纹尾盆唇鱼
描述:背鳍ii-8臀鳍ii-5胸鳍i-13—14腹鳍i-8。侧线鳞背鳍前鳞8—9(前端约4—5个鳞片的部位裸露)围尾柄鳞1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5—19。下咽齿2行,3·5—5·3。脊椎骨4+37—38。
体长为体高的4.2—4.9倍,为头长的4.4—5.1倍,为尾柄长的6.2—6.9倍,为尾柄高的7.9—8.9倍。头长为吻长的1.9—2.1倍,为眼径的4.5—5.7倍,为眼间距的1.5—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5倍。
体近圆筒形,尾柄略侧扁,腹面平直。头宽圆,吻部前端圆钝。吻端以及鼻孔前有较大的粒状珠星。吻侧有吻沟,自吻端通向口角。吻皮向腹面扩展而覆盖于上颌,边缘分裂成流苏状,其上布满小乳突,在口角处和下唇相连。上唇消失。下唇形成一个圆形的吸盘,中央为一肉质垫,垫的周边部分宽阔,上面也布有小乳突。其前部吸盘周边部分较厚且狭,盖住下颌基部,以一弧形的深沟与之相隔,周边侧部和后部游离且与肉质垫相连通,无明显的分界线。须2对,均短小口角须较吻须为长,等于或稍大于眼径之半。眼小,侧上位,眼间微呈弧形,眼后头长比吻短。鼻孔距眼前缘较距吻端为近。鳃孔上角与眼球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峡部间距略大于吻长。鳞片中等大,胸、腹部前2/3裸露,腹中线处亦裸露无鳞,腹鳍基部腋鳞发达。侧线完全且平直。
背鳍无硬刺,位于腹鳍的前上方,其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外缘微凹。偶鳍接近于腹面,几呈水平。胸鳍发达,以第五根分枝鳍条为最长,但向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与背鳍第三根分枝鳍条相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为近,末端后伸超过肛门。臀鳍起点距尾鳍基较距腹鳍起点为近,后伸不达尾鳍基。肛门靠近腹鳍和臀鳍起点之间的中点。尾鳍叉形,分叉不深,上下叶末端稍圆钝。
下咽齿侧扁而细长,齿面凹陷呈匙状,顶端微钩曲,排列紧密。鳃耙短小。鳔小,2室前室卵圆形,后室细长,其长约等于或略大于眼径。肠细长,为体长的6—7倍。腹膜黑色。
体背及体侧面上部呈黑褐色,腹面灰白胸、腹鳍背面微黑。背鳍近游离端有一黑斜条,尾鳍中部有一“弓”字形弯曲的宽黑纹。
国内分布:现知本种分布于元江水系。
资料来源:乐佩琦, 2000. 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Placocheilus_caudofasciatu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