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Aves
纲:鸟纲
order:Passeriformes
目:雀形目
科名:Laniidae
中文科名:伯劳科
属名:Lanius
种名:bucephalus
中名:牛头伯劳
亚种名:sicarius
描述:
形态 雄鸟与指名亚种相比,体形显著瘦小前额至上背的栗色羽较为暗褐背羽的灰褐色沾青,所染的棕色调比指名亚种浅淡翅覆羽及飞羽黑褐色,内侧飞羽外翈及羽端具近白色的淡黄缘(不若指名亚种更显棕黄)第4枚以内的初级飞羽基部白色,构成翅斑,但几全部被翅覆羽掩盖,外观不可见,与指名亚种显著不同中央尾羽黑褐,外侧尾羽色较中央尾羽稍淡,并具有明显的白色端斑指名亚种尾羽上的隐横斑,在本亚种不可见眼上白眉纹较窄,不似指名亚种显著黑色过眼纹在耳羽区杂有少量褐羽,但亦较指名亚种少。下体污白,颈侧、胸侧及胁羽所染的棕色,比指名亚种显著的淡,范围也小自颈侧、下喉至胁部,满布密而清晰的黑褐色鳞纹胸、腹羽的底色沾灰,与指名亚种不同。综观本亚种与指名亚种相比是棕色调较弱、暗黑色较著的类型。
中国亚种的雄鸟系首次记述,查证标本、采集地及收藏地如下:
标本号 采集地 海拔 日期 标本收藏处
00078 甘肃文县 1966.2.7 北京师范大学
79072 甘肃天水 1350m 1979.7.19 甘肃师范大学
006 河北小五台 2150m 1980.7.23 北京师范大学
10397 河北东陵 1930.6.14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005567 四川宝兴 1700m 1964.12.6 川农业大学
雌鸟额至上背的栗褐色羽比雄鸟发棕褐,背至尾上覆羽的灰褐色羽染有显著的栗棕色尾羽暗褐,外侧尾羽的淡端斑不如雄鸟显著肩羽与背羽同色翅覆羽黑褐色,具明显的黄色外缘及羽端飞羽暗褐,内侧飞羽具很窄的淡棕色外缘初级飞羽不具白色翅斑具淡棕色眼上纹眼先、过眼至耳羽区的羽色与头顶一致,故无黑(或褐)的过眼纹。下体自颏、喉至尾下覆羽,满布黑色密鳞纹,底色暗灰,使整体呈鼠灰色,与指名亚种显然有别。
由于 Bangs 及 Peters(1928)对中国亚种雌鸟的描述极为简略,本文系首次详细描述。查证标本、采集地及收藏地如下:
标本号 采集地 海拔 日期 标本收藏处
000689 甘肃文县 1963.1.7 兰州大学
0026 甘肃天水 1960.7.30 兰州大学
7801 北京百花山 1400m 1978.7.6 北京师范大学
81085 河北小五台 1000m 1981.7.15 北京师范大学
10416 河北东陵 1930.6.8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幼鸟:前额至上背棕栗色,背羽至尾上覆羽棕栗色略淡整个上体满布黑褐色鳞纹,头顶的鳞纹较细、疏其余羽色以及下体均似雌鸟,不同之处在于下体黑褐色鳞纹色较淡嘴为淡褐色而非纯黑。幼雄的过眼纹黑褐。
虹膜褐色嘴角依年龄而有变化,幼鸟及半成鸟以褐为主至上嘴全黑,成鸟上、下嘴均纯黑色脚黑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33.1 196.8 14.7 83.8 93.3 25.1
(29—42) (185—214) (12—16) (81—86) (89—96) (21—26)
♀♀(5) 32.2 187.2 14.4 81.2 92.6 25.6
(30—34) (180—196) (13—15) (80—84) (90—98) (25—26)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宁夏,四川(夏候鸟、旅鸟)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旅鸟,冬候鸟)。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朝鲜,日本。
资料来源:陈服官、罗时有, 1998.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九卷 雀形目 太平鸟科—岩鹨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Lanius_bucephalus_sicariu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