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Paramesotriton guangxiensis

2017年02月11日 01:07
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Amphibia
纲:两栖纲
order:Caudata
目:有尾目
科名:Salamandridae
中文科名:蝾螈科
属名:Paramesotriton
种名:guangxiensis
描述:鉴别特征 外形与中国瘰螈相近似,但本种吻长明显大于眼径体背面及两侧全为
黑褐色背脊棱强烈隆起。
形态 依据原始文献,广西宁明县派阳山(9雄,1雌)标本。
成体:雄螈全长13.2mm,头体长72mm左右雌螈全长71mm,头体长134mm。体
肥硕而略扁平,头部平扁略呈三角形,头长大于头宽吻长明显大于眼径,吻端平切,
突出在下唇前方,吻棱明显鼻孔位于吻前外侧口裂超过眼后角甚多,唇褶很发达
上、下颌具细齿,犁骨齿列呈“∧”形,齿列的前缘在两个内鼻孔之间会合舌椭圆形,
除左右两侧游离外,均与口腔底部粘连。
四肢长度大致相等,后肢略比前肢粗壮前肢向前贴头侧,指端达眼的后缘或眼前,
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彼此接触或重叠。指4个,趾5个指、趾末端钝圆,基部
无蹼。第一指、趾均甚短小。雌雄性肛裂几等长。尾较头体部短,向后渐趋扁薄,近尾
端部几成薄片状。
皮肤粗糙,背中央嵴棱突起十分明显,前端在枕部处形成粗壮的分叉达眼的后上角,
向后延伸达尾部。在躯干及尾之大部有不规则的横行沟纹。头背、两颊、体背至尾部和
四肢背面均散有大小不一的痣粒。头后颈部和躯干部痣粒较为粗大、密集。
头、体背面和两侧以及四肢背面全为黑褐色,尾部棕褐色,喉部腹面和体腹黑色并
缀以不规则的橘红、土黄或淡米黄色大型斑块,有的个体斑块散有小黑斑。肛后尾的腹
鳍褶橘红色,约在后1/3处此颜色消失。
第二性征:雄性肛部肥厚隆起,肛裂内侧有多层指状乳突。雌性肛部不肥厚,不隆
起,肛裂内侧亦无指状乳突。雄体背面体色深黑褐色。雌体色较浅淡。
头骨:头骨长大于头骨宽,约为头骨宽的1.14倍上颌骨外侧间距略小于方骨外侧
间距鳞骨后突与枕髁后缘几在同一水平位置。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鼻突
长,与额骨连接鼻骨大,左右鼻骨被前颌骨鼻突分开,位于前颌骨鼻突和上颌骨之间
额骨大,顶骨较小,额鳞弧较宽,额鳞窝较小上颌骨较短,不与方骨连接,且相距甚
远,翼骨前端与上颌骨连接方骨外侧无钩状突。角舌骨宽大为软骨质,左右不相连
上舌骨骨化基舌软骨有1对辐射状的指状突鳃弧2对,角鳃骨2对,均骨化上鳃
骨1对,为硬骨。
表53 广西瘰螈成体量度(广西:宁明)
Table 53 Measurements of adults of Paramesotriton guangxiensis
(Huang,Tang et Tang)(Ningming,Guangxi)
单位:mm
9♂♂ 1♀ 9♂♂ 1♀
全长
TOL 124.8~139.5
131.1 134.2 尾长
TL 57.0~64.8
59.2 36.2
89.0%
头体长
SVL 67.8~75.5
71.8 71.0 尾基宽
TW 7.0~9.1
8.4
11.7% 9.1
12.8%
头长
HL 20.0~22.8
21.9
30.4% 21.2
29.9% 尾高
TH 11.4~15.8
13.9
19.3% 12.5
17.6%
头宽
HW 15.0~17.2
17.1
23.8% 16.1
22.7% 前肢长
FLL 19.3~23.1
21.6
30.0% 21.0
29.6%
头高
HH 7.0~8.1
7.8
10.8% 7.1
10.0% 后肢长
HLL 19.2~23.0
21.4
29.8% 19.9
28.0%
眼间距
IOS 4.2~4.9
4.7
6.6% 4.2
5.9% 腋至胯距
AGS 27.1~31.5
29.4
41.0% 29.5
41.5%
眼径
ED 4.1~4.8
4.5
6.2% 4.4
6.2%


国内分布:广西(宁明)
国外分布:越南(高平东北部)。
资料来源:费梁、胡淑琴、叶昌媛、黄永昭等, 2006.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上卷) 总论 蚓螈目 有尾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Paramesotriton_guangxiensis.pdf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大理狭盲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