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金顶齿突蟾

2017年02月10日 07:32
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Amphibia
纲:两栖纲
order:Anura
目:无尾目
科名:Megophryidae
中文科名:角蟾科
属名:Scutiger
种名:chintingensis
中名:金顶齿突蟾
描述:形态 依据四川峨眉山(2雄、6雌及蝌蚪)洪雅(21雄和蝌蚪)标本。
成体:雄蟾体长42—50mm,雌蟾大者51mm左右,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44。体扁平而窄长,头长、宽几乎相等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吻棱显著颊部向外倾斜鼻孔略近眼瞳孔纵置无鼓膜上颌齿较发达,齿长而密集无犁骨齿舌大,后端微具缺刻内鼻孔及咽鼓管孔小。
前肢长而较粗,前臂及手长为体长之半指端球状指侧无缘膜,第一、第二指等长,显著短于第四指关节下瘤及内、外掌突均较明显。后肢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部位,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端球状第一、第二趾外侧蹼达趾末端,第三、第五趾内侧蹼约为趾长之半,第四趾蹼仅为其长的1/3,以窄缘膜达趾端无关节下瘤,蹠部厚而光滑内踉突卵圆形,无外踉突。
皮肤较粗糙颞褶厚,肩部上方或体中部有一对略呈弧形的长腺褶背部后半有排列不规则的长短腺褶和小刺疣(保存不好的标本,疣上黑刺已脱落)胫背面及跗蹠部外缘皮肤较厚。腹面光滑四肢腹面有小疣及分散的黑刺有股后腺。雄性胸、腋部有两对黑刺团。
生活时背面及体侧为棕红色,背部杂以金黄色及橄榄棕色的细点头部有一个深棕色的倒置三角形斑沿长腺褶有深色斑自吻端开始向两侧沿吻棱达颞褶有较宽的深色线纹眼前下方有一小块深色纹达颌缘体侧及腿的前后方杂以灰蓝色细点。瞳孔周围为金黄色环,眼球上半杂以金黄色,下半深橄榄棕色。整个腹面有灰棕色的细麻斑和金黄色及银灰色细点。液浸标本棕褐色,深色斑纹均可见到腹面深浅相间的麻斑显著。
第二性征:雄蟾体较小后肢前伸胫跗关节达鼓膜部位,趾蹼较发达胸腺较腋腺略大,均有细黑刺,上臂及前臂内侧和第一、第二指上有细黑刺,第三指黑刺略少繁殖季节后黑刺脱落无声囊,无雄性线。雌蟾胫跗关节仅达肩部,趾蹼逊于雄性。
卵:圆形,卵径3.5mm左右,动物极灰褐色,植物乳白色。
蝌蚪:体小而扁,第31期蝌蚪头体长13.5mm,尾长为21.7mm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61%,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45。尾鳍略高,尾末端钝圆鼻孔略近吻端,其周围有一个乳突,眼位头背侧肛孔大,斜开于尾基右侧。口位于吻端下方,唇宽,上唇正中无乳突,下唇中央无缺刻,唇周乳突上有黑色素唇齿行短,齿弱唇齿式为I∶3+3/2+2∶I,亦有I∶2+2/2+2∶I者,角质颌强口腔下部第一对舌前乳突为单指状。
国内分布:地理分布四川(峨眉、洪雅、汶川)。
资料来源:费梁 、胡淑琴、叶昌媛、黄永昭等, 2009.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中卷) 无尾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Scutiger_chintingensis.pdf
  • 物种名

    金顶齿突蟾

  • 拉丁名

    Scutiger(scutiger) chintingensi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两栖纲 Amphibia

  • 角蟾科 Megophry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7173

  • 描述

    维基百科 金顶齿突蟾(学名:Scutiger chintingensis)为锄足蟾科齿突蟾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等地,主要生活于高山区溪流附近。其生存的海拔为305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峨眉山。[1] 参考文献[编辑] ^ 1.0 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金顶齿突蟾.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台湾切叶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