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双鳃内卷齿蚕

2017年02月10日 06:19
phylum:Annelida
门:环节动物门
class:Polychaeta
纲:多毛纲
order:Nereidida
目:沙蚕目
科名:Nephtyidae
中文科名:齿吻沙蚕科
属名:Aglaophamus
种名:dibranchis
中名:双鳃内卷齿蚕
描述:标本采集地 东海南部(水深21 m、底质软泥),浙江洞头、苍南(潮间带),福建沿海(水深0—5 m),香港(潮下带、底质泥砂),台湾海峡(潮下带),广西防城犀牛脚三娘湾(低潮带和潮下带)。
形态特征完整标本体长20—40 mm,体宽(含疣足)2—2.5 mm,具57—70个刚节。
口前叶近六边形,前、后缘较平直,1对眼位于口前叶的后半部。2对触手,前对位于口前叶前缘两侧,后对位于口前叶腹面两侧,项器不明显(图247 A)。
翻吻末端具22个分叉的端乳突,亚末端具12纵排亚端乳突、每排乳突7—8个,具1个中背乳突(图247 B)。

A.体前部背面观B.翻吻背面观C.第12刚节疣足前面观D.第45刚节疣足前面观 E.竖琴状刚毛F.横纹毛状刚毛(部分)。
内须始于第5刚节,开始很小,在第14—50刚节较发达且内卷、长于背须,以后逐渐变小。
疣足双叶型,背、腹足相距较宽。约第12刚节疣足,背、腹足的前足刺叶均为半圆形且分别小于足刺叶,背、腹足的后足刺叶为叶片状且分别大于足刺叶,腹足的上部具1指状的上腹须且与内须相对,内须稍内卷,短指状的背须位于内须的基部,细指状的腹须位于腹足的基部(图247 C)。
约第45刚节疣足,背、腹足的前足刺叶与前部疣足相似,背、腹足的后足刺叶变大似扇状,腹足上的指状上腹须变长,内须变长内卷,背、腹须细指状(图247 D)。
具刚毛3种。横纹(梯形)毛状刚毛位于前足刺叶上(图247 F),光滑的毛状刚毛和竖琴状刚毛位于后足刺叶上(图247 E)。

国内分布:分布于东海、南海
国外分布: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新西兰,拉克代夫群岛,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沿岸,南非。
资料来源:孙瑞平、杨德渐, 2004.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三十三卷 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二) 沙蚕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Aglaophamus_dibranchis.pdf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冠带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