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南沙球突裂虫

2017年02月10日 04:40
phylum:Annelida
门:环节动物门
class:Polychaeta
纲:多毛纲
order:Nereidida
目:沙蚕目
科名:Syllidae
中文科名:裂虫科
属名:Eurysyllis
种名:nanshaensis
中名:南沙球突裂虫
描述:标本采集地 正模标本99Pl—09,1999.4.11,南沙群岛(永暑礁,珊瑚礁坪台)。体长4.5 mm,体宽(含疣足)0.5 mm,具75个刚节。
副模标本99P1—010,1999.4.11,南沙群岛(南薰礁,珊瑚礁坪台)。体长3.5 mm,体宽(含疣足)0.4 mm,具52个刚节。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

A.体前部背面观B.体后部背面观C.体前部腹面观D.体后部具雌性生殖匍枝(背面观)E.疣足F.复型单齿镰状刚毛(端片有锯齿)G复型单齿镰状刚毛(端片光滑) H.疣足足刺。
形态特征 体黄白色(酒精保存标本)。
背面稍拱,腹面扁平或稍凹。体背面具4个纵排的球状乳突和一些小砂粒状物。
口前叶椭圆形,宽为长的2倍。具3对红色眼,其中2对位于口前叶背面为矩形排列(后对稍大豆瓣状),另1对眼位于口前叶腹面。3个球状触手,中央触手位于口前叶前缘,侧触手位于中央触手两侧,稍小于中央触手。1对触角位于腹面,基部愈合(背面看不见)。围口节短于其后的体节,触须2对,背腹触须均大于疣足背须。触手、触须和背须皆为球状(图153 A、C)。
咽前缘除具10个乳突和1个中背齿外,还具10个小齿的圆锯。咽管很长、远长于前胃,可延至第14或15刚节。前胃卵圆形,位于第15—19(16—19)刚节,上约具20排肌肉细胞(图153 A)。
疣足单叶型。背须球形的端节位于粗短的基节上,腹须指状(紧靠刚叶),刚毛叶尖锥状。
疣足约具7—11根长短不一的复型单齿镰状刚毛(图153 E),刚毛束上方的4—6根端片有锯齿、端片长短不一(图153 F),刚毛束下方的3—5根端片光滑无锯齿(图153 G)。无简单型刚毛。足刺1根,末端尖细(图153 H)。
尾部肛节侧后位具1对球状肛须,比体后刚节的背须大(图153 B)。
性生殖个体体后部分别产生雌、雄性匍枝。雌性匍枝始于第59刚节,除体后3个刚节外,体内皆充满卵,每个刚节约有6个卵横排着(图153 D)。未采到雄性匍枝个体标本。

资料来源:孙瑞平、杨德渐, 2004.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三十三卷 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二) 沙蚕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Eurysyllis_nanshaensis.pdf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Hornellia incerata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