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鳞皮小蟾

2017年02月10日 03:14
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Amphibia
纲:两栖纲
order:Anura
目:无尾目
科名:Bufonidae
中文科名:蟾蜍科
属名:Parapelophryne
种名:scalpta
中名:鳞皮小蟾
描述:形态 依据海南(22雄、4雌)标本。
成体:雄蟾体长20mm,雌蟾体长26mm左右,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193体形扁平而细长。头长、宽几乎相等吻盾形,突出于下唇,前端成棱角状,吻棱极明显,颊部垂直鼻孔近吻端,鼻间距与上眼睑等宽,而小于眼间距鼓膜显著,个别标本不清晰瞳孔平置椭圆形上颌无齿,无犁骨齿舌窄长,后端游离无缺刻。
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宽扁,末端膨大,腹面吸盘状,但无沟第一、第二指短,为第三指长的1/2左右,第一、第二指间蹼发达,其余各指间仅基部具蹼关节下瘤显著掌突扁平,外侧者较大。后肢长约为体长的1.5倍,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伸达眼,左、右跟部不相遇或仅相遇,足短趾端膨大,第三、第五趾等长,达第四趾的第二关节下瘤第一、第二趾内侧几乎全蹼,其余趾仅基部具蹼外侧蹠间无蹼内蹠突大于外蹠突。
指骨末端尖呈“A”状无前胸骨,胸骨软骨质荐椎前的椎骨8枚,尾杆骨背面不扩大,基部有细的横突,且不与荐椎愈合方轭骨短,上颌骨与方轭骨相连毕德氏器黑色。
背、腹及体侧满布小疣粒,眼后至胯部沿背侧排列成行无耳后腺四肢背面有白色刺疣。咽喉部后方到胸部疣粒密集似鳞状肛孔上方被一小片浅色三角形皮褶所覆盖。
生活时背面棕褐色,疣粒上略带红色头、背及四肢有镶灰白色细纹的深棕色斑两眼间有三角形斑,其后有2个前后排列的“∧”形斑,有的标本后背部有一块或一对短的深色纹前臂、股、胫部各有一条深色横纹一般背正中有一条浅色细线纹沿吻棱及体侧大疣下方呈棕黑色眼正下方至下唇缘有一条棕黑斑。腹面土黄色,咽喉及胸部略带灰蓝色,散有深棕色碎云斑手、足腹面带红色。液浸标本斑纹尚显,红色部位变成白色。
表193 鳞皮小蟾成体量度(海南吊罗山、五指山)
Table 193 Measurements of adults of Parapelophryne scalpta(Liu et Hu)
(Diaoluoshan and Wuzhishan, Hainan)
单位:mm
项目 16♂♂ 3♀♀ 项目 16♂♂ 3♀♀
体 长
SVL 19.0—23.2
20.7 23.9—27.1
26.0 前臂及手长
LAHL 8.2—10.3
9.6
46.4% 11.2—12.2
11.8
45.5%
头 长
HL 6.2—7.3
6.7
32.1% 7.2—8.1
7.5
28.8% 前臂宽
LAD 1.2—2.2
1.7
8.4% 1.1—1.9
1.4
5.4%
头 宽
HW 6.0—7.1
6.7
32.1% 6.5—7.2
7.0
26.7% 手 长
HAL 4.0—5.4
4.6
22.3% 5.2—6.4
5.8
22.1%
吻 长
SL 2.4—3
2.7
13.0% 3.0—3.5
3.2
12.1% 后肢长
HLL 27.0—32.5
29.7
143.2% 32.7—36.6
34.9
134.0%
鼻间距
INS 1.5—2.0
1.7
8.2% 1.7—1.9
1.8
6.9% 胫 长
TL 8.1—9.8
8.7
42.7% 10.0—11.0
10.5
40.0%
眼间距
IOS 2.2—2.8
2.6
12.5% 2.3—2.7
2.4
9.2% 胫 宽
TW 1.7—2.7
2.1
10.5% 1.9—2.4
2.1
8.1%
眼睑宽
UEW 1.4—1.9
1.6
7.7% 1.6—1.8
1.7
6.4% 跗足长
TFL 11.0—14.2
13.8
66.6% 13.7—16.3
15.2
58.0%
眼 径
ED 2.0—2.6
2.3
11.0% 2.1—2.7
2.4
9.2% 足 长
FL 6.8—8.5
7.8
37.4% 8.2—9.8
9.1
35.0%
鼓 膜
TD 1.8

第二性征:雄蟾个体较小前臂略粗,第一指上有乳白色婚垫:有单咽下内声囊,声囊孔2个,长裂形无雄性线。
卵:4只雌蟾腹内卵已成熟,剖视体长23mm和27mm(CIB 64III0687、64III2326)的雌蟾分别有卵28粒和50粒,卵粒大,直径2.5mm,乳白色。


国内分布:地理分布海南(琼中五指山、陵水吊罗山)。
资料来源:费梁 、胡淑琴、叶昌媛、黄永昭等, 2009.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中卷) 无尾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Parapelophryne_scalpta.pdf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毛条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