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Phrynocephalus nasatus

2017年02月10日 03:11
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Reptilia
纲:爬行纲
order:Squamata
科名:Agamidae
属名:Phrynocephalus
种名:nasatus
描述:鉴别特征 吻部有2个由球状鼻鳞构成的肾形突起鼻鳞2枚,鼻孔开口于下鼻鳞而朝向下方鼻孔间距宽阔,超逾自鼻孔至上唇鳞长度的4-5倍,鼻间鳞5-6枚。吻的前部隆突,吻端略微尖出吻部中央由额前至吻鳞之间有一纵列1-4枚大鳞。
形态 中等大小的沙蜥,头体长38-46mm,尾长54.5-58.5mm,雄蜥的体长占尾长的0.70-0.72,雌蜥及幼蜥为0.79-0.80。周身除股部上方及尾部远端三分之一的鳞片具棱迹外,余均平滑无棱。吻部前方突起,吻端略尖吻部中央从额前至吻鳞之间有一纵列1-4枚大鳞。鼻鳞2枚,鼻孔开口于下鼻鳞,分列在吻的外侧,自头部腹面观可见朝向下方的鼻孔鼻孔间距宽阔,鼻间鳞5-6枚。颅顶圆形而不隆凸,头背的鳞片微突而以前部之鳞较大。顶眼明显,顶眼鳞四周被1-2列较小的环顶眼鳞所围,紧接顶眼的颅后部有数枚大鳞。上睫鳞9-11 (13)枚。上唇鳞(11) 13-16枚,鳞间下缘有缺刻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 (4)行。下唇鳞9-15枚,鳞列上缘平齐。颏鳞五角形而大,后缘左右两边分别连接3-6枚不与下唇鳞相邻的下领鳞。
背鳞排列有序,往体侧鳞片逐渐由大变小,暗色的背斑处常有棘状鳞。从颏鳞至肛孔的一纵列鳞113-125枚,腹鳞平铺似瓦,胸鳞带有微弱小刺。后肢第四趾的趾下瓣19-23枚,趾的外侧有弱栉缘,内侧缺如。尾长,往后渐趋细窄,尾梢尖出尾基两侧有多角形鳞片,并由此形成小而明显的细刺。
背部灰色,饰有散布的白点。头顶、肩褶前方和腕掌部有断续的黑色横纹背部的黑纹因中间隔开而成圆形的白缘黑斑,并沿脊背两侧呈左右对称排列,其间还杂有零星的黑鳞。有些蜥体于喉部具大理石斑纹黑色鳞片在胸腹部形成一条卵圆形纵纹。四肢各有3-4条隐晦的暗纹,仅蹂部之纹较为清蜥。尾背有8-9条黑色横纹,腹面白色,与黑色半环相间,尾梢黑色。幼蜥背面斑纹的色泽反差显著,尤以头部愈为明显。
本蜥的背纹酷似南疆沙蜥,然其肢体饰有横纹,可用作区别两者的特征。

国内分布:仅见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南部阿克苏地区(41o11′-41o34′N,80o14-80o48′E)。
资料来源:赵尔宓 赵肯堂 周开亚 等, 1999. 中国动物志 爬行纲 第二卷 有鳞目 蜥蜴亚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Phrynocephalus_nasatus.pdf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吸槭桠镰管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