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Annelida
门:环节动物门
class:Polychaeta
纲:多毛纲
order:Nereidida
目:沙蚕目
科名:Syllidae
中文科名:裂虫科
属名:Typosyllis
种名:adamantens
亚种名:kurilensis
亚种中名:千岛模裂虫
描述:标本采集地 山东烟台(:咽台山)(潮间带岩岸牡蛎区)、青岛(胶州湾潮间带和潮下带、岩岸牡蛎区和海藻根部)、日照(潮间带岩岸牡蛎区)。
形态特征 体长25—40 mm,体宽2 mm,具120—180个刚节。
酒精固定标本,体背面每节具卯圆形白斑(图198 A、F—G)。
口前叶亚球形,宽大于长。2对圆形红眼,呈倒梯形排列,前对大于后对。触角长三角形,基部愈合。3个触手,中央触手位于后对眼之间、具32—35环轮,侧触手位于口前叶前缘两侧、比中央触手短、具14—18环轮。2对围口节触须,背触须具25—30环轮,腹触须具16—20环轮(图198 A)。
咽位于第1—13刚节,前端具1中背齿。前胃位于14—21刚节。
疣足单叶型。长、短背须约轮替出现,长背须具35—43环轮,短背须具20—22环轮,腹须指状,刚毛叶圆锥状(图198 B)。
端片切割面具锯齿的复型镰状单齿刚毛,刚毛束上方的端片较长于刚毛束下方者(图198 C)。体后部刚毛束上下方各具1根简单型单齿刚毛,一侧具细锯齿 (图198 D)。足刺2—4根,末端圆钝(图198 E)。
性生殖个体 1974年5月4日,于青岛汇泉浴场岩石牡蛎区贝壳下,采到数条每节背面具卵圆形白斑的标本,在室内培养缸并加入少许扁藻培养。
5月10日发现,1条体长35 mm,体宽(含疣足)1.5 mm,约在第54刚节处产生1个雌性生殖匍枝(黄褐色,具22个刚节,体内充满卵)另1个体长25 mm,体宽(含疣足)1 mm,约在第52刚节处产生1个雄性生殖匍枝(乳白色,具30个刚节,体内充满精子)。
5月15日,雌、雄性生殖匍枝与母体断裂,在水中游动。他们的头部背、腹面各具1对红色大眼、腹对稍大于背对,1对光滑短小触手,背须和肛须细长具环轮,疣足除具正常的复型单齿镰状刚毛外、在背须下方还具1束游泳细毛状刚毛(图198 F—G)。
本种曾误定为艳丽裂虫。
国内分布:分布于黄海
国外分布:日本(北海道北部和南部、本州南部),千岛群岛。
资料来源:孙瑞平、杨德渐, 2004.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三十三卷 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二) 沙蚕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Typosyllis_adamantens_kurilensi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