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Annelida
门:环节动物门
class:Polychaeta
纲:多毛纲
order:Nereidida
目:沙蚕目
科名:Syllidae
中文科名:裂虫科
属名:Ehlersia
种名:rosea
中名:玫瑰刺裂虫
描述:标本采集地 珠江口(底质砂质泥),南沙群岛半月礁(珊瑚礁坪台)。
形态特征 体长19 mm,体宽(含疣足)0.7 mm,具90多个刚节。
酒精固定标本黄褐色。口前叶有不规则褐色色斑,约第16刚节开始背面有棕色斑带。
口前叶前缘圆,宽大于长。2对红眼,呈倒梯形排列,豆瓣状的前对稍大于圆形的后对。2触角,长三角形,长约为口前叶的 1.5倍,在1/3处愈合。中央触手位于前对眼之间、具18—24环轮,侧触手从口前叶前缘生出、稍短于中央触手、具13—16环轮。2对围口节触须,背对12—14环轮,腹对8—10环轮(图181 A)。
中背齿位于第1刚节,咽位于第3—11刚节。前胃位于12—15刚节。
疣足单叶型。第1对背须14—16环轮,第2对背须10—12环轮,第3对背须12—14环轮,以后背须环轮逐渐减少。
具4种刚毛:(1)复型镰状双齿刚毛,端片长短不一、具锯齿(图181 C)(2)复型刺状单齿刚毛,始于第1刚节以后、端片细长(图181 E)(3)复型刺状单齿刚毛,始于中后部疣足,端片较粗短细长(图181 B)(4)体后部1—2根简单型双齿刚毛(图181 D)。疣足足刺1根,末端尖细(图181 F)。
国内分布:分布于南海
国外分布:日本(本卅1中部和南部、四国),所罗门群岛。
资料来源:孙瑞平、杨德渐, 2004.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三十三卷 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二) 沙蚕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Ehlersia_rose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