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台湾拟湍蛙

2017年02月09日 04:21
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Amphibia
纲:两栖纲
order:Anura
目:无尾目
科名:Ranidae
中文科名:蛙科
属名:pseudoamolops
种名:sauteri
中名:台湾拟湍蛙
描述:形态 依据中国台湾台中、嘉义、台南(238雄、28雌、卵及蝌蚪)标本。
成体:雄蛙体长40mm,雌蛙体长51mm左右,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493。头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钝圆(比多齿拟湍蛙的吻略窄),略突出于下唇,突出部分约为上眼睑宽的1/3颊部略向外倾斜,有深的凹陷吻棱明显,鼻孔到眼的距离大于到吻端之间距,鼻间距大于眼间距,也大于上眼睑宽鼓膜大而清晰,圆形,为眼径的1/2-3/4,靠近眼,约距1mm犁骨齿群呈长椭圆形,位于内鼻孔之间,向后延伸其内端超过内鼻孔后缘连线舌长椭圆形,后端缺刻深。
前肢短,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前臂比上臂略粗壮指纤细,指侧无缘膜第一指略长于第二指,指长顺序为3、4、1、2指端略膨大呈小吸盘(第三指吸盘与其下指节宽度之比约为1:0.7),腹侧无沟指基部关节下瘤大而突出,第三、第四指中部关节下瘤较小,无指基下瘤,掌突3个、中间1个常与外掌突相连。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吻端,左、右跟部重叠甚多,胫长大于体长的1/2足短于胫长趾细长,趾端成小吸盘,其宽度与其下趾节宽度之比约为1:0.7,腹侧均有沟第四趾外侧蹼达远端关节下瘤(末端两个趾节游离),其余趾蹼均达趾端外侧蹠间蹼几乎达蹠基部关节下瘤突出,小于指关节下瘤无跗褶内蹠突卵圆形,很突出,其长小于第一指的1/2外蹠突圆形,小而清晰。
皮肤光滑,体和四肢背面有若干疣粒背侧褶细,从眼后延伸到胯部颞褶细而明显,向后延伸至前肢基部肛周围及股后部有疣粒。体和四肢腹面光滑。
体背和四腹背面颜色变异颇大,有鲜红色、橙红色、灰泥色、黄褐色、赤褐色或暗赤褐色等,有的头部背面具有黄白色斑纹,眼眶间有黑色横纹,眼至吻和颞褶下方及鼓膜周围区域为黑色或深褐色上、下唇缘白色,有黑色纵纹体背部颗粒状突起部位为黑色,背部中央有的个体有一 “八” 形黑斑前后肢背面均有黑色横纹。体和四肢腹面淡橙色,具有黑色或黑灰色斑纹或呈网纹状肩前、前臂和胫部腹面外侧有深褐色或黑色纵带,股后部有许多黑色细斑点。
第二性征:雄蛙前臂较粗壮,第一指背面和腹侧具浅色婚垫(在解剖镜下观察呈白刺状),婚垫不分团,并延至指部有1对咽侧下内声囊,声囊孔小,呈圆形,位近口角部位。
卵:卵径2.6mm,动物极灰黑色或灰色,植物极浅黄色。
蝌蚪:第25期蝌蚪全长平均20.3mm,头体长8.4mm,尾长为头体长的141.7%。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494。头体和尾肌前1/2上部暗褐色或灰褐色,尾肌后部和上、下尾鳍色淡无斑点体腹面灰白色,体扁,尾肌发达,尾鳍低,尾末端钝圆体腹面口部后方有一个大的腹吸盘,吸盘宽度约为体宽的70%,其两侧和后部无游离缘腹后部两侧各有一个小白点(可能是腺体)出水孔位体左侧,有游离管,较长肛孔位尾基部下尾鳍右侧。口部上唇无乳突,两口角及下唇有唇乳突,口部副突较多,下唇乳突1排参差排列上角质颌强,边缘不呈锯齿状,在中部边缘上有一缺刻唇齿式为Ⅱ:3+3/1+1:Ⅳ或1+1:Ⅴ。
蝌蚪口咽腔顶部结构(图826:c):鼻前场底部边缘有圆疱粒2对,前面1对大,两侧的对较小内鼻孔横置,其前壁缘上具小疱粒,无鼻前乳突鼻后场前部两侧有鼻后乳突1对,自鼻后部伸向前方中嵴呈三角形,长与高相等侧嵴由疱粒和小乳突组成,其中有指状突1对。口腔顶场呈 “U” 形,两侧缘无顶场乳突,场内有疱粒或锥短乳突约45枚后侧嵴长,由排列稀疏的疱粒组成,顶侧无乳突。腺体带窄,横过顶场,后缘与背腭帆相触背腭帆连续,略呈波浪状,边缘具疱粒。
蝌蚪口咽腔底部结构(图826:d):舌前场后侧角有大的舌前乳突1对,呈3叉形,其内下方及后缘各有疱粒1对舌原基明显,长大于宽,具舌乳突2枚,位于舌原基前部。无口腔底场嵴口腔底场长为宽的2倍,侧缘和后侧缘每侧有乳突30-35枚,交错排列,场内后部疱粒分散排列。口腔囊横置,囊前缘有3枚乳突,囊前有乳突多排腹腭帆连续,有骨针支持,呈波浪状,边缘有突起约12枚,中央1对最长,有中缺刻,帆上有分泌窝左、右鳃篮斜置,每侧篮内有3个鳃室,中室长约为口腔底场之长。
国内分布:地理分布中国台湾(台中、嘉义、台南)。
资料来源:费梁 胡淑琴 叶昌媛 黄永昭等, 2009.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 (下卷) 无尾目 蛙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Pseudoamolops_sauteri.pdf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