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s manul Pallas, 1776
PALLAS’ CAT
鉴别特征:头体长450-650;尾长210-350;后足长120-140;耳长40-50;颅全长82-92;体重2.3-4.5千克。兔狲是一种短腿猫,体型与野猫相当。然而,它们的毛浓厚,尾毛浓密,前额宽,耳间距宽,看上去位于头侧。其毛是猫类中最长的,浅灰色,毛尖白色,似被霜覆盖的外罩。眼朝向前。前额随机地分散着小黑斑。背部有6~7条窄横纹,不同程度地延伸到体侧。耳后颜色与身体底色相似。眼周有白色圈,3条小黑带通过颊部延伸到眼下,其中2条继续向前延续到颈部和耳部。一条黑线勾勒出了眼斑。尾的上下面是均一的灰色,并有一个非常小的黑尖。头骨是猫属中最独特的,具完整的眼眶,头骨高度拱起(膨胀的额骨);吻突短;听泡的外鼓骨部分比内鼓骨部分更膨胀;眶前缘有锋利的边,无颧骨水平扩展区;眼眶前移,增大了两眼间的覆盖区;眼眶面比其他猫类更垂直;内外鼓骨间的骨缝明显;鼻骨沿中缝降低,但无缢缩。P4上前尖退化;犬齿比P4长;P2缺如。齿式:3.1.2.1/3.1.2.1 = 28。2N = 38。
分布:广布于中国西部和北部;延伸到蒙古、俄罗斯、中亚和中东,最西到亚美尼亚。中国有2亚种:1)F. m. manul Pallas, 1776;北京、甘肃、河北、黑龙江、内蒙古、宁夏、山西、新疆北部(包括mongolica Satunin, 1905;satuni Lydekker, 1907);2)F. m. nigripecta Hodgson, 1842;甘肃、青海、四川、新疆南部、西藏。
生态和习性:兔狲生活在低山斜坡、山丘荒漠和岩石裸露的干草原。在中亚可见于高达海拔4,000 米的地方。通常栖息于降雨量少、有薄的积雪层的干旱高山区。它们显然不能在深积雪层的地区捕食,因此15-20厘米或更少的连续降雪覆盖厚度是一种很好的确定该种分布区的标记。裸露的岩石、岩屑坡和山麓南坡是它们典型的栖息地。它们主要捕食鼠兔(Ochotona)、小型鼠类(高山[鼠平] Alticola、沙鼠Meriones、仓鼠Cricetulus)、鸟类(山鹑和山鸦Pyrrhocorax)、野兔(Lepus)和旱獭(Marmota),鼠兔和[鼠平]类丰富的地方它们的数量也很多,不在深积雪层区生活。夜行性和晨昏活动,独居,埋伏性捕食。它们奔跑不快,主要在拂晓和黄昏时活动。2月繁殖,妊娠期65~70天。平均每胎3~6仔。通常每年1胎,12~18个月性成熟。
保护现状:China RL - EN A1cd; B1ab(i,ii,iii). China Key List - II. CITES - II. IUCN RL - NT ver 3.1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