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结丽毒蛾

2017年02月25日 09:25
leiqun:6
资源编码:21131579193
id:426412
物种编码:6HBU426412
中名:结丽毒蛾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secta
目:鳞翅目
order:Lepidoptera
中文科名:毒蛾科
科名:Lymantridae
属名:Calliteara
种名:lunulata
作者:Butler
年代:1877
junior_syn:False
国内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浙江、福建(黄坑)、湖北、湖南、广东(连平)、陕西(秦岭)。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俄罗斯。
寄主:栎、栗等。
描述:别名 赤眉毒蛾。 翅展 雄45-56mm 雌65-80 mm 形态 触角干银白色,栉齿黄褐色;下唇须白色稍黄,外上方黑色;复眼周围黑色;头、胸部和足银灰色,稍带黑褐色,跗节有黑斑,后胸背面有一黑斑;腹部黑褐色,基部和末端灰白色。前翅银白色,布黑色和黑褐色鳞片;内线在翅前缘为一黑色环扣状黑斑;中线仅在翅前缘现一小黑点;横脉纹新月形,由竖起的银白色鳞片组成;外线黑色,波浪形,其前端外缘有一黑色弯线;亚端线不清晰;端线由一列黑色间断的线组成;缘毛黑、白相间。后翅褐灰色带棕色,基部和前缘稍黄色,横脉纹和外缘褐黑色,缘毛白灰色有黑斑。前翅反面浅黑褐色,外缘褐灰色。后翅反面褐灰色;前、后翅反面均具黑褐色横脉纹、外线和端线。 雄性外生殖器 上钩形突末端二叉形,中央向内呈圆形凹陷,两叉间距较窄;钩形突为一完整的环;抱器瓣基半部骨质化强,端半部的背侧突膜质,被毛,长于腹侧突。腹侧突骨质化,腹缘有齿状突起。 幼虫休长45mm左右;头部茶褐色,有黑褐色网状斑;体黑褐色,第一至第四和第八膜节侧面黄褐色,第五至第七腹节侧面有褐色细线,腹面有黄白色小斑;气孔灰白色;胸足黄褐色,跗节被长毛;腹足褐色,外侧有褐色长毛;前胸两侧各有一向前伸的、由黑色长毛和白色羽状毛组成的长毛束,第一至第四和第八腹节背面中央各有一暗褐色短毛刷,其余各节Ⅰ,Ⅱ,Ⅲ瘤上生有黑色长毛和白色羽状毛,胸部Ⅳ,Ⅴ,ⅦB,Ⅷ瘤上生黑色长毛,腹部Ⅳ瘤退化,V瘤发达,上生黑褐色毛束。 生活习性 在东北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越冬,翌年5月开始危害,7月老熟幼虫以丝和幼虫体毛,叶片作茧化蛹。7月底至8月初成虫出现。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中国特有:False
资料来源:赵仲苓.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三十卷 鳞翅目 毒蛾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5-67.
馆名:河北大学标本馆
标本馆:HBU
已选择:False
已校对:False
  • 物种名

    结丽毒蛾

  • 拉丁名

    Calliteara lunulata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鳞翅目 Lepidoptera

  • 毒蛾科 Lymantriidae

  • 资源编码

    21131579193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白毒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