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qun:6
资源编码:21131579191
id:426047
物种编码:6HBU426047
中名:豆天蛾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secta
目:鳞翅目
order:Lepidoptera
中文科名:天蛾科
科名:Sphingidae
属名:Clanis
种名:bilineata
亚种名:tsingtauica
作者:Mell
年代:1922
junior_syn:False
国内分布:在国内除西藏尚未查明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印度。
描述:翅长50—60mm。体翅黄褐色;头及胸部有较细的暗褐色背线,腹部背面各节后缘有棕黑色横纹;前翅狭长,前缘近中央有较大的半圆形褐绿色斑,中室横脉处有一个淡白色的小点,内线及中线不明显,外线呈褐绿色波状纹,顺R3脉走向有褐绿色纵带,近外缘成扇形,顶角有一暗褐色斜纹,将顶角分为二等分;后翅暗褐色,基部上方有赭色斑,后角附近枯黄色。
雄性外生殖器上的钩形突粗壮,顶端尖呈鸟喙形向内下方弯曲;背兜骨化强,边缘有微刺;颚形突自中央分为两个指形叉,向上方伸出;阳茎基环环形,两侧骨片叉状;囊形突长三角形,顶端钝;抱器平板状,上有密集的小皱褶及浅色毯状纤毛;抱器腹突掌状,前端有峰状突2个,上面及外侧有钝齿,齿端骨化强;阳茎端不完整,分为数块骨化片;中部两侧及中央有骨化板,上面有成列的齿及刻点。
一年发生一代(河北、山东、江苏、安徽)至二代(湖北武昌、江西南昌),即北纬32°以北为一代区,31°以南为二代区。以幼虫在土中50—100mm深处作土室过冬,来年6月化蛹,6月下旬、7月上旬及8月间成虫出现。成虫昼伏夜出,白天躲藏在茂密的高秆作物的中上部,晚间在栖息的作物上交尾。交尾时间平均在24小时以上,隔3小时左右产卵,多喜产卵于生长茂盛的豆田里及其它寄主的顶部嫩叶上。一般单产于叶背面,每雌蛾可产卵200—350粒左右。每年如7、8月间雨水较多,分布均匀则发生严重,植株茂盛、地势低洼及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最多。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中国特有:False
资料来源:朱弘复,王林瑶.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十一卷 鳞翅目 天蛾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34-235.
馆名:河北大学标本馆
标本馆:HBU
已选择:False
已校对: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