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亚洲玉米螟

2017年02月23日 05:07
leiqun:6
资源编码:21131579162
id:790079
物种编码:6HBU790079
中名:亚洲玉米螟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secta
目:鳞翅目
order:Lepidoptera
中文科名:螟蛾科
科名:Pyralidae
属名:Ostrinia
种名:furnacalis
作者:Guenée
年代:1854
junior_syn:True
国内分布:广布全国各玉米种植区。
国外分布:国外有朝鲜,日本,越南,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锡金,斯里兰卡,俄罗斯(乌苏里地区),密克罗尼西亚,新不列颠,澳大利亚,新几内亚。
描述:翅展18.0-30.0 mm。额黄色。头顶浅黄色。下唇须下部白色部分较小,上部黄褐色。下颚须黄褐色。喙基部鳞片乳白色。触角浅黄色。胸部背面黄色,前部略带浅棕色;腹面乳白色。足乳白色。腹部背面黄色,各节后缘白色。 雄性:前翅底色黄色,斑纹褐色;翅基部至前中线散布褐色鳞片;前中线发自前缘基部1/4,呈圆齿状达后缘1/3;中室圆斑和中室端脉斑之间是黄色方斑;后中线外缘浅黄色,发自前缘4/5,锯齿状,与外缘平行,在Cu2脉上形成一个直角,达后缘2/3;亚外缘带内缘锯齿状;缘毛浅黄色至褐色,有时基部颜色深。后翅浅黄色;翅基部至后中线有时散布褐色鳞片;后中线直,褐色,稍宽;亚外缘带褐色,内缘不规则;缘毛浅黄色至浅褐色,有时基部颜色深。 雌性(描述与雄性不同之处):前翅翅面浅黄色,不散布或极少散布褐色鳞片。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中国特有:False
资料来源:李后魂等著.2009.河北动物志 小蛾类.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477.
馆名:河北大学标本馆
标本馆:HBU
已选择:False
已校对:False
  • 物种名

    亚洲玉米螟

  • 拉丁名

    Ostrinia furnacalis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鳞翅目 Lepidoptera

  • 草螟科 Crambidae

  • 资源编码

    21131579200

  • 描述

    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mm,翅展20~30mm,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分布于北京市、东北3省、河北省、河南省、四川省、广西等。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涉县列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