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斑翅草螽

2017年02月23日 12:40
leiqun:6
资源编码:21131541113
id:410003
物种编码:6HBU410003
中名:斑翅草螽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secta
目:直翅目
order:Orthoptera
中文科名:草螽科
科名:Conocephalidae
属名:Conocephalus
种名:maculatus
作者:Le Guillou
年代:1841
junior_syn:True
国内分布:北京,河北,陕西,山西,四川,贵州,湖南,上海,江西,浙江,广东,福建,香港,台湾,云南。
国外分布:日本。
描述:体小型。头顶狭于触角第1节,背面具细纵沟,前面观基部狭,向端部侧缘强岔开,呈扇形。复眼卵圆形。前胸背板前缘近直,后缘圆形;侧隆线不明显;侧片高近等于长,下缘向后较强的倾斜,后缘具弱的肩凹。前胸腹板具2细长刺;中胸腹板裂叶狭三角形,端部钝;后胸腹板裂叶三角形,端部钝。各足股节腹面缺刺。前足基节具1粗壮长刺;前足股节端部内侧膝叶端部尖锐,外侧膝叶端部钝圆形;前足胫节腹面具6对距,前足胫节内、外侧听器裂缝状。中足股节内、外侧膝叶端部各具1短刺;中足胫节腹面具6对距。后足股节端部内、外侧膝叶端部各具2短刺;后足胫节背面内侧具28~33个刺,外侧具30~35个刺,背端具1对长距,外侧距大于内侧距,腹面内侧具6~8个距,外侧具9~14个距,腹端2对长距。前翅狭长,到达或稍超过后足股节末端,翅端狭圆形,Sc脉基部明显增厚,雄性左前翅发声区近方形,Cu2脉较粗,腹面发声锉波状,约具40个发声齿,基部发声齿大,间距较宽,向端部发声齿渐小,间距相对缩小。后翅长于前翅。雄性第10腹节背板较狭,端部向后延伸,中央开裂成两尖形裂叶,几乎毗连,向腹面弯曲;尾须较长,内侧中部具1内刺,向腹面弯曲;下生殖板长方形,具中脊,后缘具浅三角形凹口,具1对细长腹突。雌性第10腹节背板中具裂线,端缘平截;肛上板较厚,背面具三角形凹陷;尾须较细长,圆锥形,端部尖锐;产卵瓣较短,稍长于后足股节长1/2,下缘稍弯曲,端部渐趋尖;下生殖板较宽,后缘平截或稍具圆形凹口。 体绿色或浅黄褐色。头顶背面具1条黒褐色纵带,向后延伸到前翅端端,前翅上纵带颜色稍浅。颜面,前胸背板和各足上密布红褐色小斑点。前翅R脉域具黑褐色斑点。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中国特有:False
资料来源:王剑峰.2005.中国草螽科Conocephalidae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螽斯总科).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7.
馆名:河北大学标本馆
标本馆:HBU
已选择:False
已校对:False
  • 物种名

    斑翅草螽

  • 拉丁名

    Conocephalus maculatus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直翅目 Orthoptera

  • 草螽科 Conocephalidae

  • 资源编码

    21131541113

  • 描述

    体中等。头顶从前面观呈扇形,侧缘强岔开。前胸背板侧片长与高几乎相等,下缘向后较强地倾料,后缘肩凹较弱。前翅到达后足股节顶端,较狭窄;Sc脉基半部较明显地增粗。后翅稍长于前翅。各足股节腹面缺刺,后足股节膝叶具2刺。前足和中足胫节缺背距,前足胫节内侧和外侧听器均为封闭型。前胸腹板具2刺。雄性尾须中部具1内齿;雄性下生殖板延长,后缘近乎平直,具1对较细长的刺突。雌性尾须较短,圆锥形;下生殖板近三角形,端部圆.。产卵瓣明显短于后足股节,较直,端部尖锐。 体一般为淡绿色。头部和前胸背板背面具褐色纵带,向后渐扩宽,两侧具黄色边,前翅具明显的暗斑。 体长雄虫为14.0~16.0mm,雌虫为14.0~17.0mm;前翅长雄虫为14.5~18.5mm,雌虫为17.5~20.0mm;后足股节长雄虫为12.0~14.5mm,雌虫为12.5~14.5mm;产卵瓣长7.0~9.0mm。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斑腿双针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