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黑肿角天牛
体长:21.5-25毫米;体宽:7-8.5毫米。体中等大小,长形,黑色;前胸光亮,鞘翅除基部四分之一外,其余翅面略带暗红褐;后胸腹板、腹部、触角端部数节及足,有时呈黑褐;虫体腹面有浅灰色细绒毛。额中央具细纵线,前额两侧各有一个深凹涡;触角基瘤较宽大,前端接近,后端分开,中间空隙凹下;头具粗皱纹刻点;雄虫触角长达鞘翅端部之后,雌虫则长达鞘翅中部之后,柄节粗大,宽为长的二分之一,表面具粗密刻点,第3、4节十分膨大似球状,第6至10节外端角呈尖角状伸出。前胸背板阔胜于长,中部最宽,后端宽于前端;表面具横皱褶,似蠕虫状。小盾片短,近半圆形,后端中央有一个小凹缺。鞘翅两侧近于平行,后端稍宽,外端角弧形,缝角垂直;翅面呈细密皱纹刻点,以基部较粗糙。前胸腹板凸片向后稍呈瘤状突出;后足第1跗节较长,约同第2、3跗节的总长度相等。
被害植物:杨、李、油桐、苹果、桃、梅。
分布:河南、陕西、山西、湖北、湖南、四川。
蒲富基.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十九册. 鞘翅目: 天牛科(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1–146.